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商業興觀點/商圈數位轉型三部曲

本文共1140字

經濟日報 鄭郁潔(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研究員)

近三年來,疫情的陰影壟罩著全球,也重創台灣各產業。為了減少人與人的接觸,線下的消費逐漸轉變為線上消費的宅經濟興起,支付方式、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等因素影響,加速了數位支付的普及和網路電商的興起,數位化不再只是空喊的口號。

商圈為台灣經濟的火車頭,受到疫情及消費習慣的影響,到商圈店家消費的人潮減少許多,故至110年起政府推動商圈數位轉型,透過強化數位應用、數位工具導入、推廣數位行銷等協助商圈店家,讓店家跟上數位化的腳步。

商研院認為商圈小、微型店家導入雲端服務工具可以分為了解、使用、運用三個階段,再透過針對數位能力的不同,階段性導入數位工具,提升店家數位能力應用。

第一階段為了解店家自身的數位能力,政府提供的多種數位診斷方式,可讓小微店家了解自身的數位能力,再評估經營需求挑選合適的雲端服務工具,據商研院的研究分析,有54.13%的店家數位能力落在摸索期。

第二階段為使用,當店家選擇欲導入的雲端服務工具,進而去使用。數位工具、數位行銷等雲端服務有許多種方案,據商研院分析,有七大類的雲端服務工具較多商圈內店家使用:分別是線上點餐服務、會員管理系統(優惠券/點數服務)、線上購物商城、雲端收銀(POS)系統、行銷推廣、行動支付多元模組,以及線上候位服務。

其中以線上點餐服務、會員管理系統(優惠券/點數服務)、線上商城占大宗。

第三階段為應用雲端服務工具,據商研院研究分析,在我國商圈內店家大多屬小型、微型店家,經常性雇用員工為九人以下,甚至五人以下,在雲端服務的選擇上,由於店家人力及數位能力有限,功能簡單、畫面簡潔的雲端服務較適合小、微型店家使用,繁雜的雲端服務工具雖說功能完整,但若無結合緊密的教育訓練及加強輔導力度,則無法提升店家雲端服務工具的熟練度及使用頻率。

另,透過階段性的導入數位工具,能讓店家更加熟悉數位應用,數位能力較弱及年紀較長僅能操作簡易功能的店家,可選擇使用較為基礎的數位工具,如導入數位支付,提供消費者多元支付的渠道。

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統計,109年我國的行動支付普及率已達67.5%,交易金額達2,407億元新台幣,疫情因素加速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的習慣養成,亦或建置Google Map我的商家、Facebook粉絲專頁、line官方帳號等維護,增加店家數位能見度、提升社群行銷能力以及顧客黏著度。

商圈店家數位轉型的過程中,有股隱形的力量在背後協助著店家推動,即是商圈組織,讓店家了解自身數位能力,進而選擇合適自身經營方向的數位應用。

協助店家導入數位應用外,培養消費者使用數位應用、雲端服務的習慣也極為重要,如商圈組織與店家合作,透過各項優惠活動等吸引消費者使用,藉以培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提升店家使用數位應用或是雲端服務的頻率,更是加速了店家轉型的進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創新平台/AI 音頻檢測 辨識良率利器
下一篇
ESG最前線/AI 助攻…從資訊管理到風險預測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