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憲生說法/認知失調效應

本文共1232字

經濟日報 邢憲生(資深企管顧問)

「為什麼這些鳥會那麼笨?明明牠們費心撫養的幼雛和自己長得不一樣(早被掉包了),可是卻視而不見,依然相信這些嗷嗷待哺的傢伙是自己生的…真是無言。」電視上描述牡鵑鳥會偷偷下蛋在體型小自己好幾倍的葦鶯巢裡,並讓不明就裡的鳥爸媽們幫自己餵大小鳥的影片,一位長輩不經搖頭。「像我們人類就不會這樣,有疑慮就一定會有所行動!」

「是嗎?」一位後輩忍不住吐槽,「如果我們因為小孩子和自己長得不像,就忍不住去做親子鑑定,那會不會因此產生了毀滅性的後遺症,就很難說了!」「這…」

另一位後輩指著電視廣告緩頰,「其實,我覺得一些打著專業訊息分享,邀請明星、達人或是穿著白袍的不明人士,在節目中滔滔不絕做特定產品的置入式行銷,不但讓許多人相信而購買,而且還會無腦持續回購,才是令人擔憂…」

生活中,不乏碰到一些達人專家、投資大師、名嘴網紅,或是宗教及政治人物,透過他們誘人的話術而吸引並矇騙許多人,甚至相信者在當事人東窗事發後,卻依然執迷不悟。

而殘酷的事實是,我們從小到大也有可能會被一些言行不一、說話不算話的熟人,給擺了道並吃足了苦頭,最後仍會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這次的欺騙只是個例外,還會提供另一個他們可再度得逞的機會。

這種自我催眠的行為有可能是因為對方和我們關係密切,所以一、兩次的意外尚不足以掏空我們對其的信任帳戶,願意在其信用破產之前,再給予補救的機會。除此以外,因為個人主觀性的自尊所帶出來的沉沒成本(sunk cost effect)或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效應,恐怕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基於自我價值判定的驅動(攸關個人面子),我們視損失所造成的傷害程度會遠大於獲得時的喜悅感受(>2x),而這種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所產生的心態,會讓我們無法面對各種自己之前已投入大量資源卻打水漂的挫折。因此,不承認自己已受騙或失敗,甚至繼續追加投入,以期待未來的情況可能因自己的不放棄而變好,甚至彌補以前損失的規避沉沒成本的主觀認知,讓自己愈陷愈深。

這或許也是許多不斷失利的投資客、參與戰爭卻節節敗退的一方、身處工作或婚姻前景極度惡劣的上班族及配偶們…,不願即早停損並抽身的理由之一。

同時,為了克服內在想法與外在行為差異所造成的認知失調與衝突,我們必須尋找方法以減輕隨之而來的精神壓力,此時會找各種理由與藉口來調整自己的認知,讓個人原先的言行被合理化,以平撫自己身心上的不滿與痛苦。

這也是許多心理學家們指出,當我們從事艱難而低報酬的工作,或是相信的預言卻沒發生時,基於保護自尊的原則下,我們事後會不承認自己被占了便宜,反而可能以讚揚來認同之前的言行,導致原本的困境在執迷不悟下加深它的衝擊。

既然意識可以決定客觀的存在,而言行又來自內在的動機,因此無論我們基於何種理由去相信,我們都將受制於「相信就會看見,不信就不存在」的框架。至於這個框架是否真能為我們的工作及生活帶來真正的自在與平衝,或許就是我們在面對嶄新的覺知世代時,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行銷策略/優化人力配置 提前配套
下一篇
行銷策略/減法哲學 提升營運效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