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智慧經營/張志堅自行研發關鍵技術 打造證券業聯發科

康和證券資訊長張志堅。記者季相儒/攝影
康和證券資訊長張志堅。記者季相儒/攝影

本文共1408字

經濟日報 廖賢龍

國內券商進入資訊軍備競賽的戰國時期,平均每筆下單交易處理速度已從毫秒進步到微秒,也就是「百萬分之一秒」時代的競爭,駭客攻擊券商系統也屢有所聞,券商金融科技創新更加迫切且需要。

康和證券資訊長張志堅由學術界轉戰證券界,率領資訊團隊不採用外界套裝軟體而是自行開發系統,將新系統軟體執行速度提升為原來的60倍,硬體維運成本也降低為原來的十分之一,整體效益提高600倍,並自許朝「證券業的聯發科」目標努力。

產學合作 留住技術

張志堅1995年開始陸續在中研院、趨勢科技及Synopsys任職,擔任文化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九年後,當時康和證券董事長葉公亮力邀且允諾全力支持。轉進完全陌生的證券業,就立刻發現需要大刀闊斧進行改變,將證券業保守的作法提升到更積極創新的態度。

進入康和證券後,就確立要自行研發核心關鍵技術,才可以提升競爭力。因此,開始優化30年前的設計,轉換成最先進的軟硬體架構,新系統上線立即大幅提升效益且降低成本支出。

「幸好當時的葉公亮及現任的鄭大宇董事長支持!」張志堅坦言,沒有老闆支持,要如此翻轉改變非常具挑戰性,畢竟證券業禁不起這種風險。進行這種大規模改變也非魯莽行事,新系統沒把握不上線之外,也經過多次測試,例如,閃電(Flash)系統就用了逾萬筆資料測試,遇到的各種挑戰不小。

康和證券自行研發核心關鍵技術且申請到「風險控管裝置及方法」、「交易分派裝置及方法」與「重大訊息風險預警裝置及方法」三項金融發明專利,除了資訊部門擴增到60名人才的規模,也積極跟學校進行產學合作及引進研發替代役,將研發技術留下來。

康和證券是證券業最先引進研發替代役,內政部資料顯示全國近800個單位引進研發替代役,2021年共有17間民營企業度獲頒績優研發替代役用人單位,康和證券排名第九,是金融業唯一得獎的公司,當年度的台積電排名第三,美商英特爾排名第13。

科技人要適應金融證券業環境的確會遇到挑戰,因為在科技界與學術界待過,所以知道如何帶領團隊,移植學術界做法,給予主題誘發其思維,討論出類似碩博士論文的作法。

帶領團隊 作風開放

同時也要具備開放心態,曾有同事在會議當面嗆張志堅做法,但當年給的考績是特優,因為秉持態度是對事不對人;賞罰也要非常清楚,曾為一位同事優秀表現加薪25%。

這些除了部門主管的管理作風,也都是董事長鄭大宇大力支持金融科技研發的結果。

軟硬都要兼施才能帶人帶心,自掏腰包買知名咖啡豆給資訊部門同仁飲用新鮮現磨咖啡,也包場在知名餐廳舉辦部門聚餐(Happy Friday Night);金融業較重門面,上門通常要穿西裝打領帶或穿套裝,康和證券資訊部就沒硬性規定穿著,穿著比照科技公司。

資訊安全是全面性,除了運用防毒軟體、防火牆、IDS之外,更注重規劃軟體開發時就考慮資安因子,引進安全軟體的開發程序,每做一個階段就進行源碼偵測,確保源碼程式安全無慮。此外,發現不當大量存取資料或偵測到重要錯誤行為時,會立即發出警示。

但資安是全球國家的安全,應該類似防範洗錢或防恐模式,應由訊息發起及目的兩端的網通機器一起來偵查駭客攻擊行為來防範資安攻擊,而非讓個別企業去面對這危機。

康和證券董事長鄭大宇是美國資管碩士,十分支持張志堅帶領的科技團隊,康和證券現在可自行做出區塊鏈,人工智慧系統正進行中,很快也可將程式IC化,不僅速度更快,也更省空間及電力,符合ESG要求,達到鄭大宇期許康和不是證券公司而已,而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職感心教練/判讀任務 正確反應
下一篇
管理前哨站/落實執行力 創造績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