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友善環境 創造卓越/系統化碳管理 強化全球淨零驅動力

提要

ESG系列報導 五之一

(網路照片)
(網路照片)

本文共1065字

經濟日報 林泉興、王竣弘(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副總經理)

全球在新冠疫情長達三年的肆虐之下,似乎終於有了喘息及恢復的空間,然而極端氣候相較往年不減反增,去年年初爆發迄今的俄烏戰火,造成無數的生命財產損失,也因化石燃料陡然稀缺,進一步打亂了全球能源政策及供應鏈布局。

一時之間,原本稀缺的化石燃料成為國際政治角力的工具,造成燃油及能源價格飛漲,也導致碳價格(Carbon Price)波動,衝擊全球邁向淨零排放(Net Zero)的永續發展進程。

加快能源轉型腳步

回顧2021年,世界各國於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第26屆締約國大會(COP 26)承諾淨零排放、減煤、碳管理等相關政策。然而,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於10月發布的《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22)顯示,近一年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並未明顯趨緩。

因此,11月中旬舉辦的COP 27除了強調能源轉型的腳步必須加速,更需要透過實際有效的策略,共同減緩氣候衝擊及對化石燃料的依存,以及挹注資金援助氣候脆弱區域、森林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以兼顧公正轉型及氣候賠償等議題。而這些作為皆須仰賴碳權(Carbon Credits)、碳關稅(Carbon Tariffs)、碳交易(Carbon Trading)等制度之建立,以提供更具系統化的碳管理模式,強化全球進行改變的驅動力。本文藉由研析全球碳市場現況與運作機制、碳市場推動關鍵要素及推動案例,協助釐清未來台灣推動碳交易的可能方向。

碳定價機制僅4%達標

依世界銀行發布之《2022年度碳定價趨勢與現況報告》(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2),截至2022年4月,全球已有68個區域(Region)/國家(Nation)/次國家(Subnation)採行碳定價機制,其中36個屬於碳稅(Carbon Tax),另32個為排放交易系統(ETS),合計涵蓋全球23%溫室氣體排放量(ETS約占17%)。

同時,該報告亦統計2021年全球碳定價營收共計840億美元,較2020年大幅成長60%。其中,來自碳稅的營收為280億美元,占比33%;而經由排放交易系統的營收則達560億美元,占比67%。

此外,全球碳價格分布範圍廣泛,從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小於1美元(波蘭)到137美元(烏拉圭)。然而,世界銀行特別指出,若要達成《巴黎協定》控制全球升溫小於攝氏2度,2030年前每公噸價格應達50至100美元,目前只有4%的碳定價機制符合此標準。

(作者分別是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副總經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職感心教練/判讀任務 正確反應
下一篇
管理前哨站/落實執行力 創造績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