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你沒有錯過任何訊息!
擁有退休理財顧問 (RFA)執照、國家級人身及財產保險經紀人雙證照。超過20年保險經紀人經歷.個人投資與管理不動產資歷超過10年。專業項目:全方位風險規劃、安心退休計畫、傳富諮詢。
新台幣創9年新低!面臨33元保衛戰。今年情況相當特殊,因資金持續出走,匯市美元需求大於供給,導致新台幣匯率開年來每況愈下,短線看不到台幣升值契機。。 即將就任的美國總統川普曾表示,美元強勢會讓美國公司在競爭中舉步維艱。然而,他的提高進口關稅政策和通膨上升,導致美聯儲提高利率,吸引國際資金流入美國,美元保持強勢。
李小姐的父親過世後,留下了一間透天、一筆存款與股票。李小姐和她的兄妹成為了這筆遺產的繼承人。
瓊瑤一生創作多達60多部文學作品,深受讀者喜愛,R姐年輕時也沉浸在《還珠格格》故事中,爾康、紫薇、小燕子角色捧紅了林心如與趙薇。當平鑫濤2019年病逝後,瓊瑤分得價值25億台幣的豪宅,以及皇冠文化旗下的皇冠影業,除了版稅40億,累積身價恐怕早已飆破上百億台幣。
黃先生在101至103年間少報了稅款,被國稅局查獲,補稅加罰款1,800多萬元。 他聽說:信託財產不得被強制執行。於是黃先生在104年3月把不動產信託給了他的母親。 然而,由於黃先生沒有按時繳納稅
台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地價稅是按人課徵採總歸戶制及累進稅率計算,因此同一縣市內的土地所有權人只會收到1張繳款書。若夫妻共同持有房地,則會依照持分比例各自收到1張地價稅單。 戶籍遷出不適用自用住宅
張先生年輕時為自己投保了健康險、癌症險和儲蓄險,但中年時因投資失利,債務纏身。隨著年齡增長,他發現自己罹患癌症。 然而,由於債務問題,儲蓄險被強制解約,保險公司的理賠金額也被查扣,導致他無法獲得應有
房地合一稅實施8年多,其實全台目前還有50%以上的舊制房屋! 陳先生最近賣屋,他google後發現賣屋所得分新舊制。民國104年12月31日(含)以前取得的房地,適用舊制;105年1月1日後取得為新
男朋友買房買你的名字,你以為就是愛的表現嗎?不一定。 在一次課堂上,我聽到了女學員小玲的真實故事,這是一個關於愛情與房貸的悲慘經歷。 小玲的男友大華在幾年前買了一套房子,並將房屋登記在小玲的名下。
王爸爸有2個兒子一個女兒,他有點重男輕女。保險業務員小李推薦王爸爸三代保單,這種保單可以讓三代人受益。 每年的生存還本金由王爸爸先領,等他百年之後,要保人變更為兒子,由兒子繼續領,當兒子去世時,孫子
林先生名下擁有6間房屋,面臨地價稅的問題。地價稅一般用地稅率是10‰~55‰,採累進方式課徵,而自用住宅用地稅率只有2‰,稅負相差非常多。 如果土地原來是適用一般用地稅率,需要在9月22日前向稅捐處
新青安政策的推出,讓房市價量熱絡,預售屋市場更是快速升溫。 然而,當父母購買預售屋並支付部分工程款後,將預售屋轉賣給子女時,如何申報贈與稅常常讓人感到困惑。 案例分析:陳爸爸的預售屋轉賣二等親
李先生是一位富有的商人,當他因病過世,留下了一筆巨額遺產8700萬元。他的繼承人包括了李太太(母)和兒子。 李太太心疼兒子,決定以自己的銀行存款支付全部遺產稅,共計600萬元。 但這裡有個有趣的小
親人過世後,遺產的分配與稅務問題,常讓許多家庭陷入難題。 許多年長配偶在伴侶去世後,選擇放棄繼承權,希望將財產留給子女,避免再繳一次遺產稅。 有時,家庭成員也會希望特定子女獨自繼承所有財產,而其他
吳先生105年購入並裝潢自住房產,花費1,500萬,於112年1月出售2,500萬。 如符合自住房地租稅優惠條件,納稅額計算如下: 課稅所得=成交價額2,500萬元-成本及費用1,500萬元=1,
黃先生夫妻在105年7月,購買一間500萬2樓小公寓,位於學校附近,方便小孩上學,生活機能良好。 他們在這裡建立了美好的回憶,見證了孩子成長,度過了幸福時光。然而,隨著孩子長大,空間不足,他們希望換
黃氏兄弟的父親早已離世,黃媽媽已經90歲,名下最寶貴的財產,就是民國80年購買30坪的土地,其他的資產不多,所以遺產稅並不多。 於是,眾人都開始思考黃媽媽這塊土地該如何處理呢? 大家都在想:哪一種
王先生的父親在民國80年在台中的郊區買下了一塊寬廣的農地。 多年後,這片土地所在的地區開始進行土地重劃計劃,將原本的農地和其他未開發用地重新規劃為建地,以適應城市和區域的發展需求。 經過長時間的等
黃爸爸是勤勉認真的商人,一生辛勤工作累積不少財富。當他突然離世時,留下黃媽媽和2個女兒和1個兒子,依照民法繼承篇,這4個人都有著平等的繼承權。 在家庭中,我們經常會聽從長輩的指示。黃媽媽要求孩子們去
張先生偏好穩健、低風險的投資方式,對於高風險的投資持保守的態度。 偶然的機會下,他聽說了「月配息投資型保單」,這是結合了保險和投資的產品。 這種保單每月提供固定的現金流,同時結合了「壽險保障」及「
當你去用餐或外帶食物時,是否曾注意商家是否有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附加食品中毒責任」或「產品責任保險」呢? 最近寶林茶室爆發食物中毒事件,已造成2人死亡,共計18人受害,社會震驚。 令人擔憂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