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五一勞動節 公民團體籲政府推動生態綠領就業

本文共978字

中央社 記者楊淑閔台北1日電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跨領域公民團體聯合倡議政府推動「照護自然的生態綠領就業」,並提出成立跨部會協調平台等7項建議,以此達成聯合國的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

生態保育、勞工、原民、地方創生等跨領域團體共同舉辦「推動修護自然的『生態綠領』就業」記者會,提出7項建議。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說,相關資料已送到副總統賴清德辦公室。

周聖心指出,發起團體的「生態綠領就業調查」,計有700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受訪者選擇「照護生態系」這份綠領工作,勝過其他有關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減少污染等屬性的綠領工作;對「生態綠領」就業認同度達4.67分(滿分5分)。

發起團體並提出推動「生態綠領就業」的7項共同訴求與政策建議。

一、提出「自然淨值」國家行動計畫,成立「生態綠領就業」跨部會協調平台。

二、擴大投資「修復自然環境」目標綠色經濟政策,建立生態綠領產業就業基礎。

三、因應氣候變遷衝擊,推動綠色基礎設施調和灰色(硬體)基礎設施。

四、提高生物多樣性,加強保育型棲地有效管理,降低城鄉災害風險。

五、在台灣淨零排放關鍵12項戰略的「自然碳匯」項下,增加兼顧生物多樣保育推展;「公正轉型」項下,將修護環境的人力工作納入範疇。

六、檢討政府會計及審計制度的適切性,進行相應的制度設計。

七、編列自然淨值預算,鼓勵企業投入ESG,共同投資生態綠領就業。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說明,例如原本1條步道資本門編列新台幣1000萬元只能施作2公里長度不到,換成僱用人力,1年可創造10餘名勞工就職,維修步道全年暢通;但非全面取代硬體工程,而是調和;又例如面對淹水不僅於施作水泥堤防,可徵收土地作為泛濫平原等因應,不只用對抗角度應對。

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建議,依法提撥濕地基金,未來在碳匯基金中提撥一定比例用於棲地經營管理,在現有預算上提高經常門維管經費、降低資本門硬體工程費。

台灣勞工陣線主任洪敬舒強調,生態綠領就業也必須符合尊嚴勞動的4大範疇,包含促進勞動權益、就業機會、社會安全保護及支持社會對話空間。

周聖心重申,全球逾半GDP依賴於自然及生態系服務,生物多樣性喪失將對相關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因此發起團體倡議推動生態綠領就業,以拉動台灣達到2022年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的共識,即2030年以前保護全球30%的陸域、水域物種多樣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華府龍舟賽雨天照划 駐美軍事團波多馬克河狂飆奪冠
下一篇
APEC 貿易部長會議 我盼處理不公平競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