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食安危機處理 產官都要小心

寶林中毒事件後,消費者一旦用餐後發生上吐下瀉,就會由醫療院所做通報,衛生單位立刻啟動調查,並對外發布相關訊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寶林中毒事件後,消費者一旦用餐後發生上吐下瀉,就會由醫療院所做通報,衛生單位立刻啟動調查,並對外發布相關訊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475字

經濟日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近期食物中毒事件頻傳,對餐飲集團來說,食安問題若不謹慎處理,恐成燎原之火,危及長久辛苦建立的商譽。為此國內餐飲集團內部早已建立明確的管控SOP和應對之策,但何以近期食物中毒發生頻率這麼高,且風暴還不斷擴大?

餐飲業者表示,過往消費者若用餐後感到身體不適,通常就醫後會打來門市或客服做「客訴」,內部接獲通知後,就會進行了解與補償。但寶林中毒事件後,消費者一旦用餐後發生上吐下瀉,就會由醫療院所做通報,衛生單位立刻啟動調查,並對外發布相關訊息,導致近期食安事件頻傳,而很多案件都還在調查階段,就已引起高度恐慌。

然而,食安事件一旦發生,最困難的就是「判斷汙染源」。餐廳的狀況很複雜,有時候需要經過科學檢驗才能確定汙染源,是食材、環境、還是做菜的人?而衛生局採集檢體結果出爐需要時間,不是一天、二天會有結果,但消費者等不了這麼久。

餐飲業者指出,台灣有超過16萬家餐飲業者,是民生經濟重要基礎,期盼衛生單位在處理食安事件應該謹慎,必須等疫調結果出來,確認原因後才能對外公布。對加盟連鎖店而言,打擊的不是只有單一門店,而是數百甚至上千家門市與加盟主,政府不得不慎。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三大退休基金Q1大賺6,088億 勞動基金獲利衝同期新高
下一篇
又停電 桃園中壢4995戶今天下午受影響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