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企為何紛紛辭退30多歲員工?Google前資深研究員看二個現象:中年危機正從45歲提前到35歲

提要

破解三十五歲中年危機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4628字

經濟日報 高寶書版

編按:人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先天的差異並不大,但幾十年下來,大家就會有非常大的不同。究竟是什麼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呢?

作者身為矽谷投資人,數十年來跟世界頂尖的聰明人、菁英打交道,他發現發展得特別快、特別好的人,就算身處不同領域都擁有相似的特質。選擇活得有智慧,比活得很聰明更重要。

作者: 吳軍

過去很多人會擔心遇到事業發展的天花板,也就是說在步入中年之後,自己的職業發展遇到了瓶頸,職級和收入再也無法提升了,這讓那些在此之前事業不斷發展的人倍感失落。畢竟人在習慣了越來越好的生活和職業發展之後,陡然進入停滯階段肯定會不舒服,不過,當大家看到其他同齡人都遇到了職業發展的天花板,慢慢就會心安理得了。

近幾年,上述情況似乎變得更糟了。很多人在自己年富力強時就被公司以各種方式掃地出門了,情況好一點的會被公司閒置在那裡。這正是上有老、下有小,房貸還沒有還完的時期,很多人一下子就從陽光明媚憧憬生活的春天掉進了寒冬的冰窟中。

這種情況一開始只是個別現象,但是近年來卻越來越普遍,就連過去幾十年不斷擴張、福利待遇不斷提升的知名大企業,也就是所謂的「大廠」,也開始以各種方式「請退」那些三十多歲、有豐富工作經驗、精力依然旺盛的老員工了。於是就有了所謂的三十五歲中年危機。

為何三十五歲容易產生危機

通常,如果一個員工創造的價值大於他在公司裡享受的薪酬福利,公司是希望他留下來的,特別是沒有人員總數的限制,更沒有薪酬總額上限的企業。

一家企業如果只有少數貢獻小於薪酬福利的老員工,通常也不會拿他們開刀,因為這麼做帶來的社會影響不好,省下的那點薪酬遠遠無法彌補企業在社會形象上的虧損。

只有一個公司出現大量「淨績效」(收益減去支出)為負數的員工時,才需要冒著犧牲形象的風險,大規模「請退」老員工。畢竟對私營企業來說,裡子比面子更重要。

其實早在幾十年前,中年危機現象在美國就已經出現了。對於市場化國家,通常每十年左右會陷入一次經濟發展的衰退或者停滯期,然後「大廠」就開始裁員,裁員的對象除了同事關係非常差的員工,主要是剛入職的新員工和職級已經無法提升的老員工。

剛入職的員工通常還沒有熟練掌握工作技能,對業務不熟悉,產出不夠高,而且裁撤時支付的福利較少,因此首先成為每次裁員的對象。

而在一個職級上停滯很長時間的老員工,因為薪資高,但貢獻並不比年輕十歲的人更多,被裁掉也是合情合理的。只不過,美國「大廠」「請退」的通常是五十歲以上的老員工,不會拿三十幾歲的人開刀,因為後者還「正當年」呢。

造成全社會出現三十五歲中年危機的現象,那些「大廠」顯然是直接原因,但是單純指責它們也解決不了問題。顯而易見,即使那個「大廠」特別「宅心仁厚」,把大量的「淨績效」為負值的老員工留下來,這家大廠也會很快因為缺乏競爭力,甚至虧損而倒閉,最後大家都會失業。

二十多年前,當整個歐美電信行業陷入發展危機時,思科和朗訊等知名企業透過裁員,尤其是辭退老員工的方式活了下來。而當時非常有名的加拿大北方電訊公司,因為所在國家限制大規模裁員,最後不得不倒閉了。因此,要破解三十五歲中年危機,還需要從員工自身的角度出發,找到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我們先說說什麼不是原因。

首先,加班文化不是原因。有人覺得這是因為年輕人肯加班,工作更努力,因此淘汰了他們的前輩。其實根據我的觀察和很多企業給我的回饋,絕大部分人加班其實是被要求不能早下班,效率也非常低,當然少數目標非常明確的初創公司除外。

實事求是地講,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一萬人以上的「大廠」裁員一半,公司營收都不會減少一分錢。因此,如果一個三十多歲有經驗的員工還能按照正常的工作強度工作,會比剛畢業的年輕人好很多,因為後者的經驗尚不足以應對複雜的任務。

其次,關於三十多歲的人變成了職場老油條的說法也不成立。大家不妨看看周圍,今天三十多歲的人絕大多數還非常敬業,而且敬業程度經常超過年輕人。

接下來我們就說說原因。

這主要是因為一大批三十多歲的人知識結構老化,他們技能的價值貶值得很厲害。一個專業人士在公司裡的競爭力或者說產出的效率基本上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知識、技能和經驗的總量(K),為了簡單起見,後面簡稱它們為「技能」;另一個是這些知識、技能和經驗的單位價值(V)。競爭力基本上等於這兩個因素的乘積。

當然,我們這裡假設每一個人都是在盡職盡責地工作,這樣才有可比性。技能的總量是隨工作年資增加而穩步成長的,但是它的單位價值卻是快速下降的。我通常會用下面兩個公式來近似技能Kt隨時間成長的情況,以及單位價值Vt 隨時間衰減的情況:

公式(1) Kt=K0+rt

公式(2) Vt=Vt-5/2

在公式(1)中,K0是開始工作前已有的技能,它通常就是人們走出校門時的知識,r是每年獲得的新技能速率,它和具體的人有關,有時會快一點,有時會慢一點,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就認為它是一個恆定的常數。t是工作的時間,Kt就是工作了t年後技能的總和。從公式(1)可以看出,如果一個人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技能就會不斷提升,就會從新員工變成熟練工,最終成為技術專家。

在公式(2)中,Vt表示工作t年後,那些知識、技能和經驗貶值的情況,這裡我假設五年技能的價值貶值一半,也就是說五年前掌握的技能放在今天只有一半的價值。為什麼技能會貶值呢?

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隨著行業的發展,一些技能不再有用了;另一方面,只要值錢的技能就會有很多人來學,掌握它的人多了,自然就不值錢了。

當然有些技能貶值得較慢,有些貶值得較快,我設定五年,一方面是為了便於大家理解,另一方面,在資訊科技領域,熱門的新技術通常不超過五年就會變成大家都掌握的技術了。因此,五年的時間也可以看成是技能的半衰期。

如果一個東西的價值過一段時間就除以二,衰減是極快的,十年後就只剩當初價值的四分之一,二十年後只剩十六分之一了。

當然有些行業發展得相對緩慢,比如醫學行業和法律行業,半衰期會比較長。然而哪怕是半衰期較長的行業,今天的人也不要指望在工作中不學習就能靠已有的技能工作一輩子。

最終,一個人在職場上真正的競爭力或者說做事的能力,其實是技能Kt 和它們的價值Vt的乘積。我們不能光看一個人知識、技能和經驗有多少,還要看他掌握的是什麼知識和技能,放在今天是否有價值。

如果把這兩個因素放在一起,就可以用右邊這個曲線圖來表示一個人在不同工作時期的競爭力。在這個曲線圖中,橫坐標代表工作年限,縱坐標表示職場競爭力,其實就是Kt和Vt的乘積。原點的位置是剛出社會時的情況,這時的競爭力來自一個人在出社會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和已有的經驗。大家不必在意原點左邊的半條曲線,它在現實中沒有意義。

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在正式工作之後,他的競爭力是在不斷提升的,因為他在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和經驗。

由於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和學校所教授的有很大區別,在工作的前幾年,技能的提升非常明顯,一些新人兩三年後就能開始獨立完成很多工作了。

這時,知識價值衰減的效果還沒有顯現,因此,人們會有一種錯覺,覺得自己會越發展越好。但是,此後競爭力上升的曲線就開始放緩,因為這時人的技能總量雖在增加,但每年新學到的技能在總量中的占比卻相對減少,而技能價值衰減的速度是恆定的,到了一定時期,競爭力就往下走了(在這張曲線圖中為第六年的情況)。

當然如果一個行業的技能半衰期比較長,這個峰值會出現得晚一些。如果一個人能夠無限制地工作下去,最終競爭力大約相當於最後一年獲得的技能總量乘以半衰期的長度。比如,你所在行業的半衰期是五年,你最近五年獲得的技能就決定了你的競爭力。

因此,一個人在峰值過後,雖然知識、技能和經驗還在增加,但是趕不上它們價值衰減的速度,這就是很多三十五歲左右的員工,一方面認為自己依然非常努力地在學習,另一方面卻感到力不從心的原因。

他們的技能水準在提升、經驗在成長是事實,但是以往累積的技能和經驗在貶值也是事實。也就是說,雖然大家在不斷地做加法,但是這個世界本身產生了一種除法的效果,抵消了加法帶來的成長。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剛從大學進入職場的前幾年進步顯得很快,而且會伴隨著職級的晉升和收入的提高,然後進步的速度會趨緩,甚至下降。

在過去,知識的更新速度不是很快,技能保值的時間比較長,再加上經濟蓬勃發展時各個職位都有空缺,因此大家體會到的無非是在四五十歲之後遇到職業發展的天花板,自己的競爭力不再增加,還體會不到三十五歲中年危機、競爭力下降的情況。但是今天,這種情況出現了。

讓中年「危機」變「機遇」

我們從前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應對的策略無非兩種。一種是提升自己技能的成長速度,特別是在職業生涯的初期。

任何年代,所謂年輕有為的一群人,都是一開始在職業發展初期以非常高的速率進步的人,他們迅速占據了一些重要職位,有條件利用槓桿更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今天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在一開始找一份讓自己進步快,而不是薪酬高的工作,需要找到一個好師傅帶一帶自己。

另一種方式就是減緩自己技能貶值的速度,比如把它們的半衰期從五年延長到十年。通常,那些能夠快速入門的技能貶值得都很快。

比如,很多非電腦專業的人花個半年或一年時間學會簡單的程式設計,就能從事簡單的計算機工作。但是這些技能你學得快,比你年輕十歲的人照樣學得快。

相反地,那些門檻高,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掌握的專業技能,比如從事醫學、法律或資訊科技中半導體設計所需要的技能,就比較複雜,需要長期專業訓練和從事一線工作才能熟練掌握,它們貶值就比較慢。當然,在這些行業中,達到峰值需要的時間也很長。

我們都知道甘蔗不會兩頭甜的道理。我們不能指望做一項工作不需要花太多努力,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能功成名就,然後還能永遠持續下去。

任何人都不得不做一個選擇,就是在工作的前幾年過得輕鬆、晉升快,還是一開始過幾年苦日子,等到中年之後才開始收穫經驗和知識所帶來的紅利。

那麼有沒有價值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衰減的技能呢? 只要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就不存在這樣的技能。不過,和技能不同的是,智慧是不隨時間衰減的。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所具有的智慧,今天依然行之有效。因此,對人們來說,抵抗技能貶值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工作和成長的同時獲得智慧。

今天很多人買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票,就是希望能夠聆聽巴菲特講人生的智慧。單純從金融學的知識來說,巴菲特肯定比不上今天很多投資人,他的一些知識甚至過時了,但是,在投資智慧方面,他依然超過世界上絕大部分投資人。

本文摘自高寶書版的《富足:吳軍博士教你用6大底層邏輯,認清世界的運作法則,成就理想人生》

作者:吳軍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電腦資訊科學博士,知名電腦自然語言處理和搜尋技術專家,矽谷風險投資人。他的著作《數學之美》榮獲中國國家圖書館第八屆文津圖書獎、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文明之光》被評為2014年「中國好書」,《浪潮之巔》榮獲「藍獅子2011年十大極佳商業圖書」獎,《超級智能時代》開啟了2016智慧時代元年。

吳軍博士於2002年進入Google,擔任資深研究員,設計了Google中、日、韓文搜尋演算法以及自然語言分析器。開發網路搜尋反作弊研究,榮獲Google工程獎。2010~2012年擔任騰訊負責網路搜尋和搜尋廣告等業務的副總裁,後回到Google負責電腦自動問答專案。

吳軍博士自2008年開始從事風險投資,並於2014年作為創始合夥人創立了矽谷豐元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他也是上海交通大學客座研究員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高寶書版集團出版種類多樣且廣及商管財經、心靈勵志、親子教育、學習新知、生活風格、健康休閒及各類文學作品。高寶不僅是台灣第一家發行海外 ( 美國、新馬地區 ) 的出版社,更在中美著作權法通過前,主動接洽歐美各國出版公司,成為台灣第一家購買翻譯版權的大型出版公司,銷售市場遍及香港、大陸、東南亞及美加地區。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網紅七寶媽談資源班態度惹議 教長:可作機會教育
下一篇
又停電 桃園中壢4995戶今天下午受影響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