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Google前設計者:為何矽谷多半是技術的創新,中國常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提要

把錢變成知識和把知識變成錢的區別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3366字

經濟日報 高寶書版

編按:人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先天的差異並不大,但幾十年下來,大家就會有非常大的不同。究竟是什麼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呢?

作者身為矽谷投資人,數十年來跟世界頂尖的聰明人、菁英打交道,他發現發展得特別快、特別好的人,就算身處不同領域都擁有相似的特質。選擇活得有智慧,比活得很聰明更重要。

作者: 吳軍

使我想談這個話題的原因有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在幾年前「雙創」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問我一個問題,即為什麼矽谷地區的創新通常都是技術創新,而國內的創新通常是商業模式創新。

第二件事是每年十月諾貝爾獎獲獎名單陸續公布期間,總有一些媒體希望我談談為什麼中國已經是科技大國了,而且做出了很多世界第一的發明和發現,卻很少有人能夠獲得科學類的諾貝爾獎。第三件事是我和我的學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的一次對談,他的一些話讓我很有感觸。

我們先來從第二個問題講起。為什麼中國是科技大國,卻很少有人獲得諾貝爾獎。其實過去生物化學家李約瑟和科學家錢學森也問過類似的問題。李約瑟的問題是,中國古代的科技水準很高,但為什麼沒有出現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

錢學森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培養的人才成不了學術大師。這幾個問題其實是同一個問題,而要回答這些問題,先要澄清一個概念,那就是科學不等於我們所說的科技。

科技這個詞是近幾十年發明出來的,其實它包含了兩個不同的概念:科學和技術,它們雖然有些相關性,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今天很多人會泛泛地談科技,然後把科學和技術的概念混淆了。

什麼是科學?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科學和技術的差別,我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科學研究就是把錢變成知識,而技術開發就是把知識變成錢。這樣一說,大家就知道它們不是同一回事了。中國古代有技術,而且曾經在技術上還相當領先,但是真正意義的科學並不多。

今天,中國在科學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相比在技術上的成就依然少得很。中國很多大學教授,一方面做科學研究,另一方面又想著如何把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變成錢,這種想法其實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模式。

如果只是想把科學作為一個媒介,把錢變成更多的錢,那麼還不如直接到華爾街去投資,甚至去澳門賭博呢。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到目前為止,中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人並不多,中國也沒有像錢學森所期望的那樣出很多學術大師,因為很多人把科學和技術混為一談了,並且希望兩件事都要做。

那麼一個社會環境怎樣才能誕生科學?什麼樣的人才能做好科學研究呢?二○二二年,我和郭毅可討論了這個問題。郭院士講,其實在做科學之前要先搞清楚科學是怎麼一回事。

郭院士講,「科學就是研究一些扯淡的事情」,這是他的原話。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科學是一種以獲得關於世界結構和規律的知識為目的而進行的智力活動,它的方法是觀察和實驗。因此,人們在研究科學的時候是不知道最後有沒有用、能不能賺到錢的。

只不過有些科學研究後來發現能夠變成技術,賺到了錢,這是後來的事情,不是當初的目的。比如今天深度學習的演算法很有用,不少公司靠這種演算法賺到了錢,其實在二○○○年前後資訊科學家約書亞.班吉歐、「深度學習之父」傑佛瑞.辛頓和電腦科學家楊立昆研究這個演算法時,大家都不看好它的用途,甚至這批人自己都不知道將來它有什麼用,只是覺得這個問題需要解決,而且能夠解決。至於後來它找到了應用場景,那也是後來的事情,和當初他們要做這件事無關。

因此,在歷史上,研究科學的人要麼自己很有錢,而且又對世界的規律很好奇,比如當年牛頓的同事波以耳和哈雷;要麼有人支持他做研究,以滿足他對知識的渴望,比如牛頓本人,以及今天被各國政府支持的科學家們。

相比成為物質上的富翁,真正的科學家更希望成為精神上的富翁。比如高斯想出了用圓規和直尺畫正十七邊形的方法,而之前牛頓就沒有想出來,於是高斯非常滿足,他甚至希望在他的墓碑上刻一個正十七邊形,因為這是他最引以為榮的事情。

此外,做學問的人對科學需要有宗教般的虔誠,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在科學史上是一位劃時代的人物,在他之前只有「前科學」,在他之後科學才開始逐漸形成。

畢達哥拉斯對數學的態度近乎對待宗教的態度,他把數學神聖化,他認為數學可使靈魂昇華,與天地融為一體,萬物都包含數,甚至萬物都是數,「萬物皆數」的說法就來自他。

當時很多人為了求知想要加入畢達哥拉斯學派,但是並不容易,因為他們要接受長期的訓練和考核,還得遵守很多的規範和戒律。

到了中世紀,在伊斯蘭世界和歐洲,很多學者懷著非常虔誠的心想弄清楚上帝創造世界的奧祕,雖然當時的研究環境並不好,但是這些人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地做研究。今天,雖然很多科學家不再信仰宗教,但是他們對自然規律依然有著宗教般的敬畏。

什麼是技術?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如何把知識變成錢,也就是技術領域的工作。

既然要把知識變成錢,就需要相應的知識存在。因此做技術工作的,首要任務不是去創造新知識,而是尋找已有的知識,看看如何把它們用好。這就好比要炒一盤魚香肉絲,我們去買兩斤豬肉就好了,不用先去養豬。

今天很多做技術的人不是這麼想的,他們總想創造出一些之前沒有的新知識。有些時候,做技術確實能產生新知,但那是在將知識變成錢的過程中創造出的副產品,不是初衷。

在一些科技企業中,大家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管理者安排一個博士生去改進一個產品,但這個博士生總是熱衷於基礎研究,對產品本身的改進沒有興趣,覺得那種工作沒有發揮自己的特長。

這個博士生的想法其實就是沒有體會到什麼是技術,他把技術開發和科學研究混為一談了。技術開發的目的或者說創新的目的是賺錢,不是創造知識。

創新要基於現有的人類知識,或者說,要用已有的知識來創新,不要等別人去開發新知識才開始動手。在這方面,賈伯斯就做得特別好。賈伯斯一生主導了很多技術發明,他設計的產品經常讓人眼前一亮。不過,當你把他所設計的產品拆開了看,所有的技術都是早先就有的。

以蘋果手機為例,它一出來時最大的亮點是那個觸控式螢幕,而那種觸控式螢幕技術是二十世紀八○年代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教授們發明的,賈伯斯只是在上面做了一點改進,透過軟體實現了多點觸控的很多功能,於是多點觸控也就成了一種新技術。

為了實現技術創新,個人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成就,這樣才能在更高的基礎上做到技術進步。而一個國家和地區需要對新技術實行保護,同時也要保證從事技術創新的人在收益上超過做生意的和做管理的,否則為什麼要去做技術開發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雖然我們說技術是把知識變成錢,但如果技術得不到保護,不能變成錢,就不會有人去開發技術了。

假設在一個社會中,企業A花錢開發了技術,指望因此賺大錢,但是企業B直接偷去用,讓企業A無錢可賺,那麼企業A肯定不會再去做技術開發了,於是大家都不開發,最後只能互相抄襲。

今天,絕大部分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覺得藥廠開發出新藥後不應該賣那麼貴,否則有失人道主義原則。

其實今天一款新藥的研發成本,不包括一開始科學研究的費用,大約需要二十億美元。如果那款新藥最後賣不到二十億美元,就不可能有藥廠再去花錢研製新藥了,於是人類很多疾病就難以救治,壽命就難以進一步延長了。

了解了什麼是科學,什麼是技術,一個研究機構、一家企業就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了。當然,有了一項技術還不等於創新就完成了,更不等於在商業上就能成功。

本文摘自高寶書版的《富足:吳軍博士教你用6大底層邏輯,認清世界的運作法則,成就理想人生》

作者:吳軍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電腦資訊科學博士,知名電腦自然語言處理和搜尋技術專家,矽谷風險投資人。他的著作《數學之美》榮獲中國國家圖書館第八屆文津圖書獎、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文明之光》被評為2014年「中國好書」,《浪潮之巔》榮獲「藍獅子2011年十大極佳商業圖書」獎,《超級智能時代》開啟了2016智慧時代元年。

吳軍博士於2002年進入Google,擔任資深研究員,設計了Google中、日、韓文搜尋演算法以及自然語言分析器。開發網路搜尋反作弊研究,榮獲Google工程獎。2010~2012年擔任騰訊負責網路搜尋和搜尋廣告等業務的副總裁,後回到Google負責電腦自動問答專案。

吳軍博士自2008年開始從事風險投資,並於2014年作為創始合夥人創立了矽谷豐元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他也是上海交通大學客座研究員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高寶書版集團出版種類多樣且廣及商管財經、心靈勵志、親子教育、學習新知、生活風格、健康休閒及各類文學作品。高寶不僅是台灣第一家發行海外 ( 美國、新馬地區 ) 的出版社,更在中美著作權法通過前,主動接洽歐美各國出版公司,成為台灣第一家購買翻譯版權的大型出版公司,銷售市場遍及香港、大陸、東南亞及美加地區。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延賽須於1小時內退票? 消保處查核9成職籃退票不合格
下一篇
台鐵票價連29年凍漲告終?新提案北高恐漲逾300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