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人行第二季貨幣報告:人民幣受內外影響匯率短期測不準

本文共1601字

聯合報 記者黃國樑/即時報導

大陸央行中國人民銀行昨傍晚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提出,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穩固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這是潘功勝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出任人行行長後,首度發布的貨幣政策報告。但最近人民幣匯率一直呈現下跌走勢,在岸離岸人民幣最低都探低到7.3元兌1美元的水準,廣受市場關注。

報告分析,「人民幣匯率反映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的比價關係,受內外部多種因素影響,短期不確定性大,也測不準,但長期根本上取決於經濟基本面。」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外匯局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為目標,發揮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優勢,綜合施策、穩定預期,用好各項調控儲備工具,調節外匯市場供求,對市場順周期、單邊行為進行糾偏,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報告」表示,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逆週期調節力度加大,推動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6月末,M2、社會融資規模、人民幣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1.3%、9.0%和11.3%。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二季度升至6.3%。

它稱,「宏觀經濟有望延續好轉態勢,未來與金融數據將更加匹配。」報告說,當前金融數據總體領先經濟數據,主要是宏觀政策和金融靠前發力、實體經濟恢復時滯導致的階段性現象。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疫後消費和經濟恢復都需要時間。

報告強調,「從當前形勢看,疫情后經濟恢復步入了正常軌道。經濟循環和居民收入等已出現積極好轉,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速持續高於全部投資,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次、收入同比分別增長超六成和九成,民營企業自主品牌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5%,全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有望實現,在主要經濟體中仍處於較高水平,經濟與金融增速間的缺口將逐步彌合。」

「報告」指出,要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報告」稱,結構性貨幣政策將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保持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穩定性,繼續對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提供普惠性、持續性的資金支持;對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的領域,可延續實施期限,必要時還可再創設新工具。

針對房地產金融,「報告」提出,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報告還稱,落實好「金融16 條」,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至於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方面,報告提及,切實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要推進系統重要性保險公司評估辦法出台相關工作,研究起草系統重要性保險公司附加監管要求,加快推動我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建立健全總損失吸收能力,切實提高風險抵禦能力。  

「報告」也判斷,物價有望觸底回升。報告稱,上半年,我國物價漲幅震盪走低,6月CPI同比降至0,7月短暫轉負至-0.3%,主要是需求恢復時滯和基數效應導致的階段性現象。當前我國沒有出現通縮,宏觀經濟穩步恢復,廣義貨幣保持較快增長,與歷史上的典型通縮存在明顯差異。

報告稱,「下半年也不會有通縮風險,供需條件改善的有利因素還在增多,居民收入增長持續恢復,消費意願穩步回暖,大宗消費和服務消費逐步回升,綜合來看,物價漲幅大概率已處於年內低位。」中長期看,中國經濟供需總體平衡,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居民通脹預期平穩,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

大陸央行中國人民銀行昨發布第二季貨幣政策報告    (中新社)
大陸央行中國人民銀行昨發布第二季貨幣政策報告 (中新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南韓出手管制陸客低價消費團 一旅行社勒令停業
下一篇
習普會 喊深化戰略對接 將提升雙邊貿易、融資及本幣結算占比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