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陳家翊「夢洞」柏林展出獲讚:溫柔注視都市創傷

本文共1025字

中央社 記者林尚縈柏林6日專電

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陳家翊新作「夢洞」(Dream Hole)在德國柏林貝塔寧藝術中心展出,作品運用二手舊物與日常材料,以台灣藝術家視角呈現柏林都市變遷。藝術中心讚陳家翊作品給都市發展造成的創傷帶來「溫柔的關注」。

成立超過半世紀的「貝塔寧」(KünstlerhausBethanien)是德國重要國際藝術中心,每年邀請各國藝術家駐村,藉舉辦展覽、工作坊和講座,讓國際藝術家與當地民眾交流。

文化部與貝塔寧有超過10年合作歷史,每年遴選優秀藝術家至貝塔寧駐村,拓展台灣新秀的國際視野,也為柏林藝術生態帶來跨文化靈感與創意。

今年的駐村藝術家陳家翊來自台北,創作主題多關注於土地變化與自然生態關係,她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小時候住在二重疏洪道重劃區附近,親眼見證都市的景貌從農地到工廠聚落,最終荒蕪成廢墟的變遷。

陳家翊說:「有一天,我發現三重一座建築工地中有一棵大樹,不知道它還能被保留到什麼時候,於是拿起相機拍下來,想記錄它曾經存在的時刻。」

空間的變化與陳家翊的成長記憶緊密結合,成為啟發她創作靈感的養份。柏林駐村期間,她觀察到一座正在改建的地鐵站有著許多外露的坑洞與隙縫,「路過的乘客可以清楚看見公共建築內部施工整修的過程,這是我覺得柏林跟台北很不同的地方」。

這些隨處可見的坑洞深刻烙印在陳家翊的記憶中,「有天晚上我夢見了車站中的洞,於是就把駐村展覽的名稱取做『夢洞』。」

不只車站修整翻新過程會外露給一般乘客看,陳家翊也驚訝於在駐村地附近散步時,時常可以透過一樓民宅窗戶直接看到內部陳設與居民日常生活痕跡。

「窗戶內部與外部的界線似乎很模糊,而且我發現柏林人很惜物,會把家裡不要的東西直接放在門口或一樓窗邊,供需要的人拿取」。陳家翊認為,相對於台灣更快速的城市發展和重建,在柏林有一種傾向保留舊建築和綠地的社會氛圍,包括舊物不丟棄,轉交給下一位需求者重複使用。

在裝置作品「夢洞」中,陳家翊使用的材料大部份撿拾自她在柏林街頭看見的二手舊物,耶誕節後被丟棄的冷杉枯枝、玻璃杯套組、老舊木櫃,都成為構築「夢洞」的重要元素。

陳家翊視這些人們不要的舊物為記憶的載體,延伸了屋內的記憶到戶外空間。她說,「等展覽結束,歡迎觀眾再把這些我撿來的媒材帶回家,繼續書寫每個物件乘載的獨家記憶」。

貝塔寧藝術中心評價陳家翊對一座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的創傷給予了「幾乎是溫柔的關注」,透過具詩意的「夢洞」,觀眾可以感受到那些本來被忽視的廢棄物和建築空間中蘊含的情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俄再奪哈爾科夫州1村 澤倫斯基稱防空武器僅夠1/4
下一篇
大陸海纜維修船經台灣沿海常匿蹤 美官員警告 Google、Meta 等提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