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外資認賠撤離大陸市場 過去一年撤資逾5.7兆元

提要

8月減碼陸股3,831億元 金融市場加速與全球脫鉤

外資過去一年多以來從中國大陸股債市撤資逾1,800億美元(約新台幣5.74兆元)。(路透)
外資過去一年多以來從中國大陸股債市撤資逾1,800億美元(約新台幣5.74兆元)。(路透)

本文共857字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外資過去一年多以來從中國大陸股債市撤資逾1,800億美元(約新台幣5.74兆元),8月單月外資撤離大陸境內股市的金額也創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831億元)單月新高,顯示外資對陸市的胃口減弱,且中國大陸市場與其他金融市場也加速脫鉤,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持續降低。

彭博資訊報導,外資今年6月底持有的中國大陸股票和債券,比2021年12月時的頂峰減少了約1.37兆人民幣(約1,880億美元)、或17%。另外從2020年以來,海外基金參與香港股市的金額也劇減逾三分之一。

外資持有中國大陸股債
外資持有中國大陸股債

法國巴黎銀行亞洲及新興股市主管陳志凱表示,「外資正在認賠出場」,投資人擔憂房市及消費支出減緩,「這些方面表現失望,促使許多外資重新思考曝險部位」。

中國大陸經濟疲軟迄今都還沒衝擊到其他新興市場。今年來MSCI中國股價指數下跌約7%,但整體MSCI新興股市指數反而上漲3%。表現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大陸致力於供應鏈自給自足及美中關係惡化,對其他新興股市影響不大,而且人工智慧(AI)題材對台灣等股市有利,但未拉升陸股。

陸股占MSCI新興指數的權重也由2021年底時的30%,下降到27%左右。同時,一些新上市的新興股市基金排除陸股。基金公司擔憂中國大陸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住宅存量過高、人口高齡化、撫養比率升高、法規不穩定及地緣孤立等問題。至於其他新興股市仍存在投資機會。

債市方面,今年全球投資人拋出中國大陸投資級債券的金額約260億美元,但對亞洲其他新興債市投入620億美元。大陸公司債的表現也與其他亞洲債市脫鉤。目前85%至90%的陸債都由國內投資人持有。

人民幣貶值,也促使外資出脫大陸股債資產。由於中國大陸經濟規模之大,且是製造業供應鏈要角,因此對許多投資機構而言,陸市仍是投資組合的重要部分,但投資比重已下降。

中國大陸影響全球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管道之一,在於能源、金屬及糧食等原料商品市場,重要性超過證券資產。分析師指出,中國大陸經濟雖減緩,但新能源汽車、消費相關部門及再生能源供應鏈等仍具有投資價值。分析師建議投資陸股應以個別股票為標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遭暗殺未遂斯洛伐克總理能夠說話 但情況仍危急
下一篇
拜登全面保護美國太陽能鏈 擴大關稅範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