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父親託友人轉達「今天不接、明天也是要接」 廣運謝明凱接班8年告白:我的角色沒有範本

廣運機械董事長謝清福(左)和執行長謝明凱(右)父子。 記者曾吉松/攝影
廣運機械董事長謝清福(左)和執行長謝明凱(右)父子。 記者曾吉松/攝影

本文共2715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台北報導

回主頁:繼承者們 隱藏版企業二代的故事

更多專訪故事

•輔信科技 •功得電子

•普生生技 •君帆工業

•大井泵浦 •廣運機械

•聚和國際 •KNOCK KNOCK

廣運機械創辦人謝清福2015年透過友人轉告兒子謝明凱:「今天不接,明天也還是要接,不如趁早。」正式啟動長子接班。

謝明凱38歲接班,開創太陽能電池廠太極能源、成立第三類半導體公司盛新,執行長這個角色在集團中沒有範本,他自嘲犯的錯很多,接班8年,得靠日積月累才能得到「老闆」的信賴。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2004年從美國唸書返台,一路從特助做到副總,2015年他接任太極總經理,管理太陽能電池事業,這也是他美國唸書返台後,第一個從無到有創立的新事業。

謝明凱小檔案
謝明凱小檔案

「我還記得2006年,我拿著廣運名片到德國太陽能光電展,告訴人家我想做太陽能,但我什麼都不會!」謝明凱回憶那段摸索期。

靠著找人、找設備、組織資源,太極2007年成立,2008年底量產,但2009年面臨貿易關稅戰,太陽能面板價格重挫,太極數年在虧損跟獲利中掙扎,2014~2015年他大刀闊斧關閉昆山跟台灣廠,產能重心轉往越南,2015年正式賺錢的一年,謝明凱一心只想把太極顧好。

但父親卻有不同想法,謝清福沒有直接找謝明凱談,而是透過當時董事會一位親近董事轉告他:集團中還有廣運機械及其他事業體需要一個執行長角色來領導,「你今天不接,明天也還是要接,倒不如趁早快點介入,比未來變化更大去接要好」,這位董事這麼告訴他。

對於38歲接執行長,謝明凱坦言從沒想過,「過去廣運從沒有集團執行長這樣的角色,也沒人教我怎麼做,我要憑空摸索,去想辦法溝通協調,所以當下根本沒有想這件事。」他解釋,當時3事業體都有總經理管理,要介入吃力不討好,所以壓根沒想過。

但既然答應接執行長,謝明凱希望策略或組織做法要不同於以往,才能做好統合,為了獲得父親的首肯支持,他開始要求父親也去念政大EMBA,當他的學弟,讓兩人有共同的語言,比較能認同他策略矩陣用意。

對於38歲接執行長,謝明凱坦言從沒想過。 記者曾吉松/攝影
對於38歲接執行長,謝明凱坦言從沒想過。 記者曾吉松/攝影

父子的磨合過程:不要讓老董知道太多

一開始接班,父子兩人也面臨職權的定義,以及兩人管理風格的衝突。謝清福走動式管理,事必躬親,管理很細節,謝明凱則採取目標管理,大方向同意了,就給屬下很大的空間,兩人初期也會對哪些工作授權產生磨擦。

一開始接班,父子兩人也面臨職權的定義,以及兩人管理風格的衝突。 記者李珣瑛/攝影
一開始接班,父子兩人也面臨職權的定義,以及兩人管理風格的衝突。 記者李珣瑛/攝影

該怎麼辦?謝明凱大笑說,一度是「我們盡量不讓董事長知道太多事,但這樣做畢竟不能長久」,後來慢慢地做出一些成績,謝清福也開始信賴新的企業文化,才逐漸放手讓謝明凱照自己方向前進,這幾年權責也逐漸達成溝通默契。

謝明凱表示,「謝清福的走動式管理,填補了他做不到的事情,剛好互補,」而透過走動管理,謝清福也逐漸感受到團隊積極性跟溝通力,看到團隊的方向,接受專訪當天,謝清福一早就到謝明凱的辦公室,稱讚團隊工作氣氛很好,看好熱傳事業部的發展前景,「得到老闆的心要靠日積月累,很難馬上因為一個案子獲得信任。」謝明凱分享。

一手創太極 體會在殘酷環境學習生存

而謝明凱加入廣運時,集團已有自動化設備及電子代工(金運電子)兩大事業,他受命要替集團做新事業開發,發展營運第三隻腳,從風能評估到奈米科技事業,最後選定晶矽太陽能成立太極,他也加入負責業務,「從那時起,我就是富二代變負二代」,原因是2008年太極成立幾個月就賺EPS 3元,但2009年起就開始虧錢。

「廣運做設備從沒有做過虧錢生意,所以太極虧錢時,我就在想怎麼辦?」謝明凱說,他過去跟朋友合資過DRAM生意,理解大宗物料(Commodity)在供需失衡時要盡快拋售,但廣運是機械業,過去不理解這種特性,會認為持有一段時間後價格就會反彈,一度在內部出現意見衝突,而他當時的任務就是少虧一點。

「當時我幾乎天天拿著計算機,理出一個公式,再靠強而有力的團隊執行,風向不一定的時候,我爭取量產,所以每月1到15日工廠滿載24小時生產,但若市場風向不對,庫存增加,16日起會減產甚至停工,這對工廠來說是很大考驗,團隊必須馬上應變我的決策,以達成最大獲利、最小虧損的狀況。」他解釋。

謝明凱催生太極,但太極一開業就面臨逆風,他必須一路跟團隊合作,找出生存之術,這也磨練出他跟團隊在殘酷市場的應變力。他也得到一個經驗,是無論做任何投資,雖然一定期望獲利,但也會評估虧不虧得起?可以虧多久,做兩手判斷。

太陽能產業大者恆大,太極一度面臨是否再投資10億元擴產的抉擇,謝清福當時只問謝明凱:這10億元賺得回來嗎?

謝明凱回憶,當時只是期望擴廠跟同業抗衡,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根本不敢評估10億元能否賺回來,在謝清福提問下,謝明凱開始思考太極應該跳離產業,另找生機,經過摸索,最後他找到碳化矽長晶領域,2020年成立盛新材料,今年底盛新將送件申請登錄興櫃,明後年轉上櫃成為集團小金雞。

謝明凱秀出他的幸運小物「太極小雕像」。 記者曾吉松/攝影
謝明凱秀出他的幸運小物「太極小雕像」。 記者曾吉松/攝影

厄瓜多標案慘 體驗風險管理

回憶8年執行長做過哪些決策?「錯的決定蠻多的!」謝明凱爽朗的說,如電子事業部一度積極爭取中南美洲的厄瓜多政府電磁爐標案,廣運透過中間商接觸到政府,投入很多金錢跟設備做準備,雖終於取得標案,但無奈原油價格崩盤,厄瓜多無力下單,最終標案沒下文,廣運先行投入的幾千萬元投資有如打水漂。

「每次虧損都是經驗值,我未來會對海外標案格外小心,思考:戰線要不要打這麼遠?投資這麼多資源,還是能用手邊有的資源做,這是一個很大的教訓。」謝明凱說。

靠自己摸索執行長角色,謝明凱坦言,有時候晚上還會失眠。「有時是因為面臨困境點,包含人事物或未來發展,雖然我講得很自信,心裡面還是有不確定性,壓力比山大時就會睡不著,只是這些不太可能在白天表現給別人看,領導人一定要確信自己要走的路,但也相信,沒有人百分之百知道自己在幹嘛。」

現在的廣運除子公司營運正向發展,自動化設備也朝半導體設備、搬運車發展,並投入一般環境的無人叉車開發,成立熱傳部門佈局新領域,業務端則往公共工程及東南亞市場拓展,他弟弟負責不動產部門生意。

他也鼓勵內部創業,成立智慧物流倉儲子公司群豐欣業就是一例,他希望廣運就像一個平台,讓更多團隊夥伴共享,「我希望廣運不斷自體增生細胞發展,這樣集團就會壯大。」

謝明凱說,過去父親像是火車頭帶著大家往前跑,但現在集團更大,勢必要靠團隊合作打群體戰,讓集團自帶動力。

謝明凱秀出家族照片,也是自己前進的動力。 記者曾吉松/攝影
謝明凱秀出家族照片,也是自己前進的動力。 記者曾吉松/攝影

「我們都是受雇員工,我不會認為廣運是我們的公司,是團隊建立的公司,我個人想法是下一棒,接執行長的人跟我沒有血緣關係。」謝明凱說,未來第三代接班並不是唯一選項,企業傳承會是第一目標,企業發展好家族自然興盛,至於廣運經營者未來是否姓謝,甚至廣運是否還做自動化設備,都不必然。

如同謝清福的海派作風讓人印象深刻,謝明凱也熱愛跟人聊天,從中學習,這位執行長正以高親和力,帶領比他年長的廣運電子邁向未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排行老3竟接掌大位!油壓缸龍頭君帆胡正杰 絕不「我說了算」消弭領導縫隙
下一篇
水泥業第一位女總!獵頭高薪挖角印證實力 嘉泥王立心要讓女性看到光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