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ESG最前線/抗震三部曲 降低產業損失

本文共843字

經濟日報 吳育宏(威煦軟體開發公司總經理)

台灣地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界,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達400個之多。從近期4月3日(上午7點58分)台灣東方海域芮氏規模7.2的強震,到過去發生的每一次地震,對各種產業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嚴苛考驗。除了傳統的觀光餐飲、交通運輸行業外,需要高品質生產製造流程的半導體、光電、高科技產業,也可能因為地震帶來巨大的損失。

企業面對突如其來且發生頻繁的地震,應該事先規劃及演練各項前、中、後期的因應措施,並擬定好短期戰術與長期戰略,以將地震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

一、前期:把握損害控制的黃金時間

員工應在平常的教育訓練中學習到,地震來臨瞬間正確的掩蔽方式。當震度超過五級(80 GAL),管理者要熟悉人員疏散計畫的進行方式,包括:疏散方向、集合地點等。

若是有災害已經發生,如火災、爆炸、坍塌、人員被物品砸傷等情況,則是要透過預先準備好的緊急應變機制(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快速啟動救災行動。在分秒必爭的救災第一時間,企業平常是否訓練有素將一覽無遺。

二、中期:預測下一階段的風險來源

地震帶來的重大風險之一,就是建築物受損程度可大可小。若是沒有謹慎評估並採取必要措施(例如:人員撤離高風險區域),很可能在後續帶來更多的災情。建物受損程度的評估,需要在專業結構技師的協助下,透過拍照、量測、紀錄等方式,找出建築物的脆弱點。

至於倉儲區、生產線、實驗室等場所,也最容易在地震之後看出安全缺口何在,進而採取必要的補強措施,像是倉儲位置調整、機台設備防震機制加強等。

三、後期:重整供應體系的遊戲規則

地震造成機台設備無法正常運作、原物料運輸中斷等,這些衝擊都可能對供應鏈產生洗牌、重組效果。企業應評估上游原物料供應商是否過度集中,造成缺料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檢視下游客戶是否有需求缺口出現,藉此機會加強服務力道甚至打入過去未曾突破的供應鏈。

台灣人的彈性應變能力一向在全球名列前茅,若是能克服地理條件的先天劣勢,轉而培養出快速反應的優勢,必能進一步強化台灣供應鏈的韌性與國際競爭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智慧經營/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 沉澱思維 打破舊框架
下一篇
發現薇趨勢/別急著看衰AI Pin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