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點子農場/三意旅行與旅行創新

本文共1232字

經濟日報 吳仁麟(點子農場創新顧問公司執行長)

知名的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喜歡旅行,於是寫了《旅行的藝術》(The Art of Travel)」,書中他說:「旅程是思想的促成者,在我們眼睛所見與我們腦袋中的思想之間,有一種奇特的關聯,那就是思考大的東西有時需要大的景觀,而新的思想有時需要新的地方。」

我完全認同以上這段話,除了常常旅行,也常常在旅行時對於「旅行」這件事一直有以下的思考:

一、為什麼台灣人的旅行不是像艾倫狄波頓所說的那樣?絕大部分的旅行產品都成了為了打卡和寫臉書和IG貼文的炫耀品,所有的旅行就只是一直吃喝玩和消費,無助於身心靈的健康與成長。

二、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疫情前台灣人每年花在國內旅遊的費用是4,000多億元,這個數字跌到今天只剩不到3,000億元。這些數字也說明台灣旅遊產品對國人缺乏吸引力。

三、旅行該有更多的價值,除了休閒娛樂,該能為人生帶來更多資源和機會。旅行可不可以成為一種學習方式?

旅行本身就是一種令人興奮的活動,但如何使旅行更具意義和創新呢?旅行不僅僅是為了消遣和放鬆,更該成為一種學習、成長和與世界連接的方式。

以上這些思考長年在我腦裡繞,總想著有一天能連結各種資源來創新台灣人的旅遊方式,幾年下來各種因緣聚足,也發展出三個方向產品陸續付諸行動:

一、愛意樹三意旅行:和知名的公益團體「小樹傳愛」協會合作,協助偏鄉的學童走出大山到台北旅行,見學各種創意、公益和生意的三意資源開展視野。並且在偏鄉種樹讓企業認養為ESG永續報表加分,也讓更多的經濟流進大山。再結合以上資源與藝術家合作,以藝術活動加值創造善循環。

二、行走的三意學校:與建設公司合作,以策展的方式將三意思維融入旅行的各項環節之中,邀請渴望強化創意力、公益力和生意力的各界菁英和三意人好友交流,建構「行走的三意學校」社群,共遊共學甚至共創。

三、三意旅居:這是從「三意人書房」發展出來的小旅行,在旅程中與三意人好友分享好書新知與人生故事,結合好山好水與好友分享好菜好酒,在鄉間民宿暢談暢飲到深夜,隔天清晨再去老街區和菜市場走讀,一起感受在地的人文之美。

以上這些旅行都已陸續出發,我發現自己成了最大受益者。也許這些行程難以獲利,老實說我反而需要常常貼錢贊助,卻給了我更多探索創意、公益與生意的資源和機會。在旅行中和更多朋友分享三意理念,也聆聽許多的三意好點子,這些智慧和情誼都是無價的。

通過這些創新的旅行方式,相信旅行能夠擁有更多的意義和價值,更相信這些創新的旅行方式有助於推動旅遊業的發展,並為台灣帶來更多資源和機會,豐富更多人的人生。

這些創新的旅行理念不僅適用於台灣,也可以為全球旅行業帶來助力。提醒世人旅行不應該只是一種消遣活動,而應該成為一種學習、成長和連接的機會。通過創新的旅行方式,為人們提供更有價值和意義的體驗,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豐富人們的生活。

通過將創意、公益和商業融入旅行中,可以開啟更多可能性,創造更加豐富和有意義的旅行體驗。旅行,讓人們共同成長、探索和連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商業興觀點/低碳轉型 確保永續經營
下一篇
從寓言學管理/公私分明 當機立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