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居家「住院治療」 是解決大醫院一床難求的途徑

本文共796字

經濟日報 楊連基

目前因為人力資源的缺口,造成各大醫院急診候床日拉長的困境,已是未來的常態,而少子化也是全球的趨勢,因此,如何解決醫院急診候床延長的困境,已是迫不急待的事。在最近一次的「健康論壇」研討會中,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劉伯恩就提出了「居家在宅住院」的新建議。

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劉伯恩(右三)提出「居家在宅住院」的新建議。 台灣長照醫學會...
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劉伯恩(右三)提出「居家在宅住院」的新建議。 台灣長照醫學會/提供

劉伯恩表示,目前的醫療體系,對於一些身體失能的病患,如依長照需求等級(CMS)大於一定級數的情況。就可以申請居家在宅醫療的服務,但其服務範疇大部分僅限於門診治療的內容,對於較深度的治療還是要回去大醫院住院,而有相當比例的非急症的慢性病患占用了醫學中心的床位,因此,目前區域醫院以上的床位常常是一位難求。其實從2020全球新冠病毒肆略開始,遠距居家治療比例已逐年上升,病患及其家屬也慢慢適應居家醫療的模式,政府也積極的在擴充居家醫療的量能,但大醫院一床難求的窘境依然存在,其原因就是醫療的深度還不太夠,再來就是住院的定義還是沒有鬆綁,連帶許多商業的「住院給付」嚴格要求,一定要有入住正規病房才會給付,連躺在急診觀察床的天數都無法申請理賠,然而因醫護人員的嚴重短缺,短時間要解決一床難求的困境,還是遙遙無期。

劉伯恩醫師並表示,國外實施此種類居家住院(Hospital at home)治療的成果來看,在成本、人力及可近性等重要指標,都有超過6成的正面回應。而最重要的平均存活率時間,並無統計上的差異。當然,要進入健保給付,一定要鬆綁住院的軟硬體建築條件,讓具有一定設備的臥室也能申請成「類病房」的認證,而居家的照護團隊,也可使用智慧醫療取代高密度的人力需求。

在這次醫療論壇研討會中,主辦單位之一的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祖蔭也呼籲,在520新政府即將上任之時,有關民眾最關心的醫療需求,一定要重視醫界的困境及解決之建議方案,特別是未來長照3.0的規劃,讓台灣在超齡社會來臨之前就已做好超前部署的藍圖,也讓台灣的醫療水準能躍居世界水準之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面罩不更換讓正壓呼吸器折壽? 訂閱制健康又經濟
下一篇
阮綜合醫籲:小心沙門氏菌導致腸穿孔、全身菌血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