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517字
26歲林小姐,從事文創產業,作息日夜顛倒,朋友都笑說她如同蝙蝠一般晝伏夜行,加上追求美白,出門必擦防曬乳、以計程車代步,連用餐都仰賴外送平台,深怕曬到太陽。長期下來,體內維生素 D 濃度甚至低至1.9 ng/ml(建議值為≥30 ng/ml),導致身體慢性發炎嚴重,也患有如過敏性鼻炎、帶狀皰疹等自體免疫疾病。
維生素 D 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素之一,若長期不足或缺乏,可能影響骨骼肌肉、自體免疫、心血管、皮膚等系統,增加罹患各類疾病風險,諸如氣喘、癌症、冠狀動脈疾病、憂鬱症、骨質疏鬆、異位性皮膚炎、代謝症候群等疾病都與維生素 D 不足或缺乏有關。近年更有研究指出維生素 D 控制體內多數組織中細胞訊息的傳遞,因此不足或缺乏會影響細胞功能,如增殖、分化、凋亡等。
國內健檢領導品牌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統計橫跨8年之久的巨量資料,自2015-2022年間共125,292筆維生素 D 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高達8成7的民眾皆維生素 D 不足或缺乏,等於每10人中,幾乎就有近9人維生素 D 異常。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 鄭乃源醫師進一步以性別分析,發現男性有將近8成5維生素D異常,女性更有將近9成未達建議值,推測是因為女性較男性更追求美白、防曬,又沒有額外補充的習慣,導致維生素 D 異常狀況居高不下。
林小姐便是典型個案,不只討厭曬太陽,加上不喜歡吞嚥保健食品及外食的飲食習慣,因此即使知道自己嚴重缺乏維生素 D 也不願補充,導致身體長期慢性發炎,自體免疫疾病跟著上身。
各年齡層中,又以21-30歲的年輕人為異常之冠,高達9成3不足或缺乏。推測可能與近幾年外送文化發達,加之室內娛樂盛行,導致本該是陽光少年的年輕人卻成為「阿宅」一族。
走進藥妝店,架上維生素 D 商品琳瑯滿目,電視新聞、媒體雜誌也經常呼籲補充維生素 D 的重要性,但為何國人維生素 D 數值仍普遍未達建議值?鄭乃源醫師表示,最主要是因為身體每日消耗維生素 D ,但日常飲食只能補充身體所需的5%~10%。因此若沒有透過每日充足的陽光或保健食品補充,較難以讓體內維生素 D 維持建議濃度。
由於維生素 D 不足或缺乏狀況嚴重,因此各國相當重視其對健康的影響,而以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維生素 D 未達建議值與各類疾病風險息息相關,鄭乃源醫師呼籲民眾勿輕忽,若有不足或缺乏狀況,應盡早補充,降低潛在的健康風險因子。
鄭乃源醫師補充說到,想有效補充維生素 D 其實並不難,把握以下四原則,便能輕鬆打造健康好身體。
1、 適當日照:陽光是轉換維生素 D 的重要來源,要留意曝曬時間,建議於每日10:00~14:00,曬至少10 到15分鐘,且最好避開正中午的陽光,避免曬傷,並注意玻璃、衣物、防曬乳等物質阻擋,全身至少要有40%的肌膚沐浴在陽光下才能有效補充。
2、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推薦的「陽光」食物分別是黑木耳、鮭魚、秋刀魚、乾香菇、鯖魚、鴨肉、新鮮香菇、豬肝。
3、 適量補充保健食品:推薦選擇D3形式的維生素 D 保健食品,也可選擇添加維生素 K 的複方劑型,有助鈣質吸收、強化骨骼。
4、 定期檢測:除了每年健檢時建議將維生素 D 檢測納入自身健檢項目中外,也建議有定期補充維生素 D 保健食品者,每3~6個月進行回測,才能第一線掌握身體健康狀況,了解補充成效。
最後鄭乃源醫師提醒,儘管日照為維生素 D 的重要來源,然而多數民眾的工作場域都在室內,難以曬到太陽,加之從飲食獲得的補充有限,因此想要避免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還是應視情況補充足夠劑量的保健食品。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意識,正視自身狀況並積極調整,才是實踐預防醫學的真諦,避免疾病,進而早健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