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景氣落底時點 不排除向後遞延

本文共669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財經智庫和經濟研究單位示警,台灣受到景氣不利因素內外夾擊影響,須務實面對「景氣回升緩慢」的現況。包括半導體去化庫存速度較預期慢,調漲電價、央行升息等政策負面影響開始浮現,恐延後景氣復甦時間。

國發會改變景氣4月落底說法,經濟部長王美花昨(1)日也承認第2季未見反彈訊號。元大寶華董事長葉銀華指出,延緩這波景氣復甦步伐的因素,研究發現共有六大項,包括台灣內部製造業庫存去化不順、輸出回歸疫前偏緩趨勢問題;外部有全球經濟長期成長動能不足、貨幣政策緊縮的滯後衝擊將至、美國超額儲蓄即將耗盡、中國大陸解封紅利不若預期等。

儘管歷史數據分析指出,今年4-8月或將是台灣第15次景氣循環谷底,實際上落底時點不排除向後遞延,復甦力道也可能相對微弱,導致經濟呈現為人所不樂見的U型或L型復甦樣態。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半導體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但全球半導體庫存過多是當前產業面臨一大挑戰,必須審慎觀察全球經濟景氣觸底回升的情況,特別是逐季復甦的力道,整體科技產業去化庫存是否暫告一段落,若去化庫存速度較預期慢,影響台灣經濟成長表現。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結束之前連續三個月上升的態勢,再度轉為下跌是一大警訊,CCI指數代表「內需消費」信心的反映,若持續不理想,今年經濟成長率關鍵在內需消費支撐的希望恐怕會落空。

吳大任特別提醒調漲電價、央行升息的政策負面影響已經產生,加上全球終端需求疲弱,廠商營收下降,但營運成本卻不斷攀升,將衝擊廠商的投資意願,認為目前在內需消費和內需投資都有很多隱憂。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景氣持續復甦!國發會景氣燈號續呈代表「穩定」的綠燈
下一篇
電價調高牽動 CPI 漲勢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