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爭取印度學生來台 專家:起步困難但效益可期

本文共1174字

中央社 記者陳至中台北29日電

台灣與印度正洽簽移工合作備忘錄,學界期盼加簽教育合作協議,爭取印度生來台留學。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表示,因雙方瞭解不深,台校到印度招生起步困難,但努力3、5年後效果可期。

台灣將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盼能引進印度移工填補產業缺工人力。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賜今天在「私校轉型與國際高教趨勢」論壇中指出,印度不只是向世界輸出勞工,也一直是很多國家的外籍生來源,台灣政府應該努力和印度簽教育協議,吸引印度學生來台留學。

教育部次長劉孟奇本月18日到23日才剛與11所大學主管近日組團訪問印度,商討台、印間的教育合作。長期關注高教議題的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教育部此行跨出了「重要一步」。

魏佳卉表示,台校在印度招生效果不彰,主要是雙方不太認識,「印度實在太大了。」北印、南印就有很大的不同,即便只論德里,要一天跑2所學校都很困難。駐外單位花了很大的力氣,才促成教育部這次組團參訪,但後續還是要觀察是否有延續性的政策,最好能邀集學者深入研究印度教育市場。

魏佳卉表示,境外招生一般都要3到5年才會有成果,她以越南為例,近來來台留學越來越熱門,一是台校的努力,也受惠於台商在越南設廠,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有台灣留學經驗的越南籍學生,未來就業非常吃香。

而近年也有許多台商前往印度設廠,魏佳卉認為可透過國際專修部等方式,結合就業和就學輔導,並適度開放合法的留學代辦機構,避免學校單打獨鬥,印度生的習慣是「學長帶學弟,表哥帶表弟,堂哥帶堂弟」,相信3到5年後就能「倒吃甘蔗」。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林碩杰表示,社會各界對招收國際生都樂觀其成,但如果牽涉到打工和就業,必然會影響直接、間接影響到台灣子弟的就業機會,政府應審慎評估,透過與社會各界妥善的討論,將可開放的行業別、工作內容明確化。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IDEAS中心數位關係計畫研究員施芳瓏今天在論壇中以英國為例,將教育產業視作向外吸納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在英國讀書達到一定的年數,還能申請成為公民。

施芳瓏提到在佘契爾(Margaret Thatcher,另譯:柴契爾)擔任英國首相時,高等教育歷經一大改革,從須仰賴政府預算支應,到大舉招收國際學生,逐漸轉型能自立謀生,甚至成為政府重要的稅收來源。

施芳瓏表示,在全球經濟整合與競爭中,高等教育扮演提供人才儲備、為政府創造收入、為校友創造就業機會的角色,在外交上也能展現「軟實力」。她認為,英國走過的歷程可供台灣借鏡,若能透過大學持續吸引人才,國家會越來越多元、強盛。

前台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表示,人才流通與國際交流是重要高教議題,與私校轉型退場、國際招生等都有連結,他始終認為:「台灣要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不論是引進移工或招收外籍生,不要怕他們來,會讓台灣人失去就業機會,畢竟這是一個「互相激盪」的社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文化部推中生代藝術家 台北當代展區回應花蓮震災
下一篇
工總理事長潘俊榮要核電 請願準總統賴清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