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智慧農業革新:機聯網技術提升農業生產效益

本文共752字

經濟日報 鄭芝珊

隨著通訊技術快速發展,智慧農業透過機聯網技術,讓不同設備相互連結,協助農民提升生產效益,同時保護作物生長環境。

傳統農業過度仰賴人力與天氣,有許多不可抗的因素,機聯網技術的引入,讓農田管理更加智慧化,為農民帶來新的轉機。例如智慧灌溉系統,可自動調節灌溉水量、節約水資源的同時,也能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遠程監控系統則只要預先在農田中建置數個感測點,便能夠及時監控環境溫度、日照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等重要參數。

農民通常依據過往經驗和傳統種植方法進行管理,但現代社會對農產品的產量需求持續增加,農業生產勢必要以科學的方法輔助,才能滿足需求產量。在智慧農業的實施下,農民透過智慧巡檢功能,便能輕鬆掌握農作物現場資訊,包括種植密度、施肥和灌溉量等,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也降低生產成本。

智慧農業所採用的機聯網技術,源自於智慧製造的理念,運用智慧化系統讓製造環境更高效、智能。在實踐智慧農業時,首先會依循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所制定的SECS通訊協定標準,並結合MES系統整合營運資源、排程紀錄等資料,最後計算OEE的分數,以真實數據驗證效率。

由於機聯網的應用,整個農業生產過程變得更加透明且數據化,甚至延伸運用到消費者端,在購買農產品時,消費者掃描產品標示的QR Code便可獲取產地、質量檢測報告等資訊,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感,也提高食品安全的可信度。

智慧農業的時代已經來臨,機聯網技術不僅是對農業生產模式的改革,更是對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改良,透過政府對農業支援計劃及智慧農業相關培訓,農民將更熟悉機聯網技術的運作方式,以應對現代農業生產的種種挑戰,實現農業永續發展的目標。

隨著機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也可以預見應用領域將持續拓展,不僅農業,在物流運輸、餐飲零售,甚至居家都能實現智能化,實現全方位的智慧轉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學以致用助孤老 華山義工訓練收納整理SO EASY
下一篇
攜手智策慧品牌顧問公司 LINE台灣榮獲「2023資誠永續影響力獎」金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