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新產業政策的挑戰

美國的「拜登經濟學」以具有代表性的經濟法案為特色,針對晶片法案、通貨膨脹、半導體供應鏈和就業等議題,實施了一系列的產業政策。 美聯社
美國的「拜登經濟學」以具有代表性的經濟法案為特色,針對晶片法案、通貨膨脹、半導體供應鏈和就業等議題,實施了一系列的產業政策。 美聯社

本文共1286字

經濟日報 侯介澤

為了保障國家利益,各國政府紛紛推出新的產業政策,將產業和貿易政策相結合。美國的「拜登經濟學」以具有代表性的經濟法案為特色,針對晶片法案、通貨膨脹、半導體供應鏈和就業等議題,實施了一系列的產業政策。歐盟的「綠色新政產業計畫」和「中國製造2025」也是類似的做法。同時,台灣為了延續科技島的戰略地位,行政院通過了「晶創臺灣方案」,計畫十年投入3,000億元,將晶片和生成式AI作為推動新工業革命的雙引擎。近期經濟大國通過產業政策來提升國家的戰略優勢,有幾個觀點和層面值得探討。

首先,全球貿易體系愈來愈分化。NIPO(新產業政策觀察站)統計2023年全球2,500項新產業政策,發現71%是在干擾或扭曲國際貿易。其中,882項限制進口措施,影響全球22%的貿易。美國、歐盟和中國大陸所推行的扭曲貿易政策更占比率達到48%。而補貼和進出口貿易限制,為最常使用的扭曲貿易工具。台灣為小型開放型經濟體,貿易依存度超過GDP的1.2倍,因此國外的產業政策對台灣有著重大的影響。觀察2023年,台灣出口雖連續三年保持在4,000億美元以上,但年減幅卻達9.8%,進口則年減17.8%。這延伸地緣政治和供應鏈重組的問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國立東華大學財金系教授

上一篇
美總統大選 前哨戰火熱
下一篇
電力…化危機為轉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