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陸民營企業家 典型在夙昔

中國大陸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日前辭世。 中新社
中國大陸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日前辭世。 中新社

本文共1367字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日前辭世,引起各方深切的追思與熱烈的議論,咸認他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正面典範。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湧現不少企業家,各代典型殊異,社會評價與個人際遇千差萬別。在多如繁星的企業家中,宗慶後備受肯定,他事業的輝煌成就無庸置疑,其有為有守的風範尤為異數。

大陸企業家暴得巨富者不知凡幾,但對經濟發展貢獻卓越而廣受社會各界敬仰者幾希。他們必須在政策與法令層層綑綁中殺出重圍,在複雜多變的官商關係中破繭而出,且能創出可以永續經營的企業實體,確實難上加難。

在公營制為產權主體的體制中,民營企業必須在配置資源、掌握市場需求和技術創新方面都有過人之處,才能出人頭地。他們面臨的創業與經營環境是艱苦的,尤其近年在「國進民退」的大趨勢下,內外壓力紛至沓來,民營企業面臨的挑戰特別艱鉅。宗慶後度過無數難關,所屬企業健朗發展,光芒四射,確屬難能可貴。

中國改革開放的尖兵與功臣無疑是民營企業家。一個優質民營企業家的個人財富增長羨煞眾人,但必須企業的成長和整體社會的經濟成長、業態創新、制度與改革需求兼容,個體目標與經濟總體大目標吻合一致,方能贏得正面的社會形象,否則只會被視為「土財主」。

宗慶後在大陸普通老百姓眼中口碑良好,主要是因為他不僅在經營的創新與績效上高人一等,且能帶動整體經濟與企業經營的良性發展。比如他公私兼顧,杭州市上城區國資管理公司現在還是娃哈哈的大股東,持股比率達46%;另外還有大約四分之一股權是企業工會,每年還給杭州上城區教師發放福利金。

宗慶後42歲時抓到改革開放後民營企業發展的良機,對市場需求迅速反應,不斷推動產品的升級換代和技術創新。他雖非以高科技產業起家,但社會責任意識特強,所以企業形象直追華為、美的、比亞迪等,關鍵在於他除了具有創新能力之外,還心心念念都惦念國家的整體發展。他具體表現在他說過的一句話上:「我們富起來了以後不要跑掉,而是要留下來帶動全社會的富裕。」

他經營事業踏實而堅定,不像一些民營企業主業有成之後,就跨行去涉及金融、房地產之類的獲利機會大的行業。他也不像別的企業家刻意放大資金槓桿,企圖迅速製造個人財富,實際上是把可能的市場風險轉嫁給金融系統,也就是全社會老百姓。他之所以受人敬仰,概括而言,是「正外部性」很大,而沒有「負外部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在不同年代出現不同發跡模式與行事作風的企業家類型,首先農村改革的個體戶,他們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但普遍沒文化素養;接著是源於「雙軌制」及沿海內陸發展不平衡而來的「倒爺」,他們搞活了市場經濟,但假貨和腐敗盛行;然後是以新的生產與銷售模式橫掃全國的廠商,固然多具超強的奮鬥歷程,但過程中普遍利用制度漏洞,官商勾結也不堪聞問:近20年來主要富豪是房地產老闆,他們多與地方政府或是權貴「共謀」而興,不脫炒房起家色彩;近十年則以平台經濟或是科技產業展業有成者居多,他們整體形象正面優質,但私德有瑕疵。宗慶後、雷軍、俞敏洪等人歷經考驗,長期以來公眾形象正面積極,私德無瑕,公德與功德俱佳。

宗慶後被認為是企業家具有社會良心和社會正能量的代表,在為富不仁與奢華成風的大陸企業家中,他算是一個正面典範,看他一年消費不到5萬元人民幣,不裁45歲以上的員工,就可看出他非凡的操守與社會責任意識。這樣的企業家是好樣板,值得大陸民營企業家奉為宗師,好好參照學習。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財政愛國主義」再起 應妥善誘導
下一篇
美中貿易戰升溫 新能源業警戒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