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彭博:日企退出台灣離岸風電計畫 顯示風電業困境加劇

日本企業正陸續退出台灣風力發電計畫,顯示成本升高和延誤加劇正使世界各地的風電產業陷入更深的困境。路透
日本企業正陸續退出台灣風力發電計畫,顯示成本升高和延誤加劇正使世界各地的風電產業陷入更深的困境。路透

本文共719字

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彭博資訊報導,日本企業最近幾個月陸續退出台灣風力發電計畫,由於台灣是全球成長最快的風電市場之一,這個發展顯示成本升高和延誤加劇正使世界各地的風電產業陷入更深的困境。

日本煉油業者Eneos上周表示可能退出台灣的雲林離岸風場計畫,此前四國電力公司以延誤威脅其利潤為由,也決定退出相同計畫。Jera則在6月宣布完成出售海鼎離岸風電計畫(Formosa 3)的持股。

Wood Mackenzie電力與再生能源研究管理顧問Chenyuan Diao表示,多家企業退出,暗示台灣離岸風電場誘人的前提條件正在消退,這可能影響風電產業的投資人信心。

台灣風電場是當局要在2025年提高再生能源電力比率至20%的計畫一環,目標是屆時設立5.7百萬瓩(GW)的裝置容量。台灣也著眼擴大使用天然氣,減少煤炭,並汰除核能,但目標時程已落後。Chenyuan Diao指出,市場參與者減少,減少了競爭,導致投標者不足,可能危及台灣的目標。

台灣僵固地要求開發商有60%設備必須向當地製造商採購,又提高計畫成本,有時候甚至倍增。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分析師指出,這些規定會大幅提高離岸電價,衝擊用戶,並延誤安裝作業,而且較缺乏經驗的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價格常高於國際同業,品質也較低。

台灣風電業的困境也加劇整體產業的麻煩,因新冠疫情的後續效應已推升勞工與借款成本,雖然許多企業都能以漲價抵銷成本影響,但許多風電開發商發現自己須以多年前設定的合約費率售電。

丹麥沃旭能源(Orsted)本周以成本增加為由,退出在挪威合作開發一座離岸風電場的計畫。英國石油(BP)和挪威Equinor最近也大規模減記多項計畫的價值。


延伸閱讀

日本廠商相繼退出台灣離岸風電計畫? 經濟部:非事實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駐瑞代表與瑞典議員聯名投書 籲為台參與WHA發聲
下一篇
大陸海纜維修船經台灣沿海常匿蹤 美官員警告 Google、Meta 等提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