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直擊鴻海頭份神祕實驗室,簡宜彬:拚當電芯頭部企業

鴻海EV電池暨FOH整車製造中心總經理簡宜彬。 記者曾吉松/攝影
鴻海EV電池暨FOH整車製造中心總經理簡宜彬。 記者曾吉松/攝影

本文共1812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專題報導

隱身在苗栗頭份鄉間,一座不起眼的包裝工業區內,鴻海的神祕電池芯實驗中心大門完全沒有招牌,卻有超過20位碩博士忙裡忙外,是台灣電池芯人才密度最高的據點之一,讓鴻海從無到有建置第一條試產線,為高雄和發廠第3季量產準備。

回專題:逆風中的超級電芯國家隊

延伸閱讀

電芯國家隊 1/台灣電芯曾是世界第二,人才卻流入中國大陸
電芯國家隊 2/電芯業也能長出護國神山?人才是關鍵
電芯國家隊 3/台灣電芯供應鏈新機會 業者放眼「電池回收」生意
電芯國家隊 4/台廠機會來自美中衝突?業者籲政府獎勵

鴻海小檔案
鴻海小檔案

《經濟日報》採訪團隊首度取得許可,穿上無塵衣跟隨這群博士級研究人員,直擊神祕實驗室內部,一窺鴻海如何只花12個月就掌握建置電池芯生產線知識的關鍵。

鴻海電池實驗基地生產線。記者胡經周/攝影
鴻海電池實驗基地生產線。記者胡經周/攝影

「大家對鴻海是有期待的,我找人才的時候,人家都會問:鴻海做電芯到底是真的假的?」鴻海EV電池暨FOH整車製造中心總經理簡宜彬在鴻海宣布投入電池芯產業後,首度接受專訪,台灣過去20年無大型電芯廠的建廠經驗,缺乏相關經驗值,這也成鴻海布局電芯製造最大挑戰。

所幸鴻海幸運地在一年前網羅一批資深電池芯團隊,這群資深電芯專家過去在國際與中國大陸有豐富建廠經驗,搭配與協力廠商合作,讓鴻海從電芯門外漢,短時間內吞下10年以上功力,朝量產推進,今年甚至連農曆春節高雄廠也不放假,持續加班趕工。

鴻海EV電池暨FOH整車製造中心總經理簡宜彬。記者曾吉松/攝影
鴻海EV電池暨FOH整車製造中心總經理簡宜彬。記者曾吉松/攝影

業界人士透露,鴻海向立凱電能買下其自有的一條日本電池試產線設備,也是助力鴻海彎道超車關鍵。立凱董事長張聖時證實,由於該產線沒有使用,先前已出售給鴻海,並移交設備技術文件,不過技術面沒有進一步合作。

總規劃產能6GWh!鴻海力拚彎道超車

鴻海高雄廠第一條方形磷酸鋰鐵電芯產線第4季將投產,月產能達6萬顆,正好趕上台灣「智慧電動巴士DMIT計畫」對電池芯本土製造的需求。

「比我預想的還要好!動工到完工都符合期待,沒有延誤到。」簡宜彬對目前高雄廠建置進度相當滿意,他表示,鴻海在國際建廠上有許多經驗,雖然電芯建廠過程也有遭遇一些困難,比方缺工缺料,但還好是在台灣本土投資,團隊能順利一一解決問題。

台灣芯有多夯?不僅鴻海集團內部有需求,鴻華先進電動巴士要用到本土電芯,許多客戶也急著要鴻海電芯樣品回去測試,由於需求量實在太大,頭份實驗中心先前已經擴充過一次產能,現在還在鄰近設第二廠區負責產品測試,以滿足市場對「台灣芯」的需求。

鴻海電池實驗基地生產線。記者胡經周/攝影
鴻海電池實驗基地生產線。記者胡經周/攝影
鴻海電池實驗基地生產線。記者胡經周/攝影
鴻海電池實驗基地生產線。記者胡經周/攝影
鴻海電池實驗基地生產線。記者胡經周/攝影
鴻海電池實驗基地生產線。記者胡經周/攝影

但為何在中國大陸電芯產業「內捲」下,台灣電芯國家隊有機會?隨美國IRA法案要求從2024年起發布外國關注實體(FEOC)規範,各國針對使用本地製造電芯給予補助,這也給台灣帶來一些機會。

各國將電芯產業列為補貼投資重點,看好機會,簡宜彬透露,後續正規劃擴建新產能,預計台灣總產能要達6GWh,這是目前為止台商在台宣告設立電芯產能最大的一家,只不過目前尚無具體時間表。

發展先進材料,本土供貨比目標9成

簡宜彬表示,除投資電芯廠需要具備建廠經驗的團隊,高雄市府在申請執照程序上提供協助,也縮短電芯廠量產時間,第三個要克服的挑戰在人才招募上,「我們的目標是組建國家隊,找志同道合的人。」

簡宜彬解釋,由於電芯產業關鍵在材料與製程設備兩大層面,鴻海除需要高分子材料人才,在系統設計到高精密設備的數據收集也需要幫手,鴻海正與6間大學進行材料專案研究,已有13件專利申請中,未來台灣練就量產電芯配方本領,再放眼全世界。

簡宜彬表示,為掌握關鍵技術,鴻海除自家碩禾跟榮炭、芯和能源,更期望跟材料業同業合作,打造先進電池材料供應鏈,並導入智慧化電池製造,提高自動化能力。

「電芯製程每2~3年就迭代一次,要求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技術是不能停的。」簡宜彬指出,故鴻海會在以台灣為基地,建立材料跟設備的關鍵技術,再將量產知識輻射到全球建廠。

他透露鴻海也不排斥善用當地資源跟供應鏈合作,以BOL模式擴大出海口,目前鴻海正跟學校合作高電壓高容量電池與回收技術,將電池的布局從原料端一路延伸到回收材料市場,把戰線拉大,鴻海電芯廠原材料的本地供貨率也目標從現在8成提高至9成。

「我想我們應該很有信心,把產業集結起來,組成國家隊,一起加入頭部企業行列,讓台灣卡位下一個兆元產業機會。」簡宜彬說。

光是台灣就有一年1.3萬輛巴士需於2030年之前電動化,全球市場亦同,看好產業升級浪潮,鴻海以集團一貫的雷厲風行速度,快速吸收業界人才與設備,後發先至,北美將是鴻海下一個電芯廠布局市場。

企業專訪

•能元科技

•台塑新智能

•鴻海

•格斯科技

•有量科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王瑞瑜下達一年內全產全銷令,台塑新智能要把「苦生意」變甜
下一篇
「未來可能上火箭」格斯科技預告鈦酸鋰電池大晉級 2026年產能拚5GWh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