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智慧經營/和運總經理謝富來 打破框架 共享共榮

和運總經理謝富來  (本報系資料庫)
和運總經理謝富來 (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1033字

經濟日報 邱馨儀

對於汽車租賃的行業模式,和運租車做了很多次革命性的改變。總經理謝富來笑著說,很多年前租車業還要求消費者要簽本票才能租車時,和運就改變這項慣例,很多人說和運瘋了。後來和運推出iRent讓民眾可以24小時租還,也有很多人說怎麼可能,再後來又把iRent平台開放給其他的汽車租賃業,更多人說和運瘋了。「讓消費者方便、讓大家一起獲利,一起打破既有框架,結果更好」,謝富來這麼說。

改變顧客用車習慣

iRent所屬的和雲公司是和運租車的子公司,和運的主要業務是汽車與非汽車的長短租業務,iRent則是汽機車的共享業務。在iRent剛開始推廣時,最早是在台大的站點,因為可以24小時隨時租還,吸引大學生夜衝、搬家、購物的需求,漸漸的,更多短期需求崛起,在Toyota原廠所在的日本都還沒能把共享業務發展起來之前,iRent已經成為台灣都會生活的重要選項,甚至改變台灣人的用車習慣,iRent藉由自身的改變,也改變汽車產業的模式。

謝富來說,和運雖然是從和泰集團轉投資出來的,但思維方式卻不相同。和泰車以汽車銷售與維修服務為主,iRent則是隨租隨還的模式。雖然iRent的推廣可能會影響到新車的銷售,但仍然存在特定的客層是不適合買車的。新車銷售與共享汽車不僅不衝突,且可以服務更多人用車。

滿足需求創造三贏

畢竟在都會區裡保有汽車的成本相當高,購買汽車的成本、停車費用、維修、保險與稅金等等,並不是大部分的消費者都適合買車,但許多人都會有要用到車的時候,iRent成功地滿足這些時候的需求。iRent也是從這個以往汽車業者難以切入的市場取得利基。

因為思考方式的改變,iRent的平台不只是提供用戶在汽機車的隨租隨還,也開放給其他汽車租賃業者共同營運,iRent不必多花成本,即可擴展規模,其他汽車租賃業者則可以多做生意,在門市沒有營業的大部分時間,仍然有業務可以做,消費者則有更多的車可以選擇,成為三贏的局面。

不過共享不是只有車輛數增多才能提高服務品質,iRent為便利都會區停車,提供路邊租還,以及臨時停車免排隊繳費,可直接進出場的「便利付停車場」服務。

此外,iRent透過客服系統、手機App等多元管道蒐集用戶用車回饋,發現有部分用戶想要取用路邊租還車輛時,無法確定車輛是否停在調度場內或路邊;或是誤將車輛歸還在非調度停車場等問題。

在共享發展過程,停車還是關鍵問題,iRent還在持續擴增停車場的業務,不只路邊停車位隨租隨還,自家停車場的租還更可靠,這也是iRent正在努力的方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創新平台/AI 音頻檢測 辨識良率利器
下一篇
ESG最前線/AI 助攻…從資訊管理到風險預測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