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油漆師傅月入7萬,45歲那年存款只剩40萬,「賺錯快錢」儲蓄變卡債,舅媽看不下去幫還債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793字

作者 畢德歐夫

孩子進房睡覺,十點多的時間,有稍微比平常晚了點,又回到一個人的寧靜時間。

今天聽一位友人說他的表哥,做油漆師傅,每月收入也都很穩定,有時候六、七萬,好的時候有到八萬,不過沒理財觀念,存款並不多,大概也就是差不多四十萬出頭,但沒結婚所以一個人過日子也輕鬆,近來卻因為迷上了線上博奕,用信用卡加值,做工真的太累了,賭個幾把,小賭怡情應該還好,哪知道就這樣贏了好幾萬,那真是心花怒放,信用卡瘋狂加值。

但這種事情的結局總是那樣,讀者應該也猜得到,是的,賺的都輸光了,而且還加碼把更多存款投入,輸掉了全部積蓄,用信用卡加值,所以這些等帳單寄來都變成卡債,好幾張信用卡,加起來的總額再搭配循環利率,這應該就是卡奴了,每個月這樣還錢,彷彿看不到盡頭,不知道會不會從此戒掉賭博。

我疑惑問著:「他沒結婚,那幾歲呀?存錢應該會很快才是,怎麼會這麼少?」

友人說:「我表哥說他們同行很容易下班喝酒熱炒聚會,原本也開戶打算要做股票,短線要怎麼賺都想好了,後來發現線上賭博網站好像更好玩,而且賺比較快,於是就發生這樣的悲劇,他45、46歲左右,不過我媽看不下去有幫他還,希望他能回頭是岸,別再傻下去。」

我笑笑說:「其實做股票短線也沒這麼容易,不過好像很多人都把股票當賭場在賭,每個月都是希望幾成幾成的利潤,而不是幾趴?這樣你表哥當初進股市應該也會慘賠,結局不變。」

友人嘆了口氣:「我想也是,當初就有建議他去買個什麼0050,再不然去買個中華電,總要為60歲後的生活著想,要不然晚年怎麼辦?真的會為他擔憂,而且他媽也是賣小吃的小攤而已,有賺但也賺不大,理財觀念也不好,自然就要找我家幫忙,你說能不幫嗎?唉,真的是很難為。」

其實當大家在講台灣人都蠻有錢的時候,這句只說對了一半,因為「會賺錢不等於有存錢」,多的是工作年收有百萬以上,生活舒爽出手大氣,結果到了中年45歲時,帳戶連一個百萬都拿不出來,這樣的人非常多。

觀察到許多人的消費習慣,假如一個人看習慣他的帳戶就是30萬好了,那每當帳戶的錢慢慢多到35、40萬的水位時,就會心態放鬆,覺得多出來的這幾萬「可以花掉」,那如果還沒有到30萬這個數字時,就會提醒自己最近要少買點東西,因為手頭有點緊。(當然身上還有一些錢)

這種習慣說不好好像又還好,也不是什麼滔天大罪,說好,又好像很怪,因為20幾歲人存款有30幾萬還OK,到了中年還只有這樣的存款,也太少了,隨時發生家庭狀況,那就會周轉不靈。

過去在存第一個百萬、第二個百萬的過程中,習慣把存錢當作是一個遊戲關卡,就像打電動破關那樣,希望可以盡快達成,而這個過程也不會去管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總之,就是享受這場遊戲的過程而已,連去便利商店買東西的次數都很稀少,因為價格偏貴,盡可能還是有機會大賣場一次買齊,在20多歲時,基本上就是這樣度過的,也想要有多彩多姿的消費生活,但現實就是不允許,那不然還能怎樣?

每個人一定要用自己僅有的資源去做分配,不能看別人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是不對的。

存到一兩百萬後,就比較有投資的底氣了,雖然我們也常看到網路上有人這麼說:「拜託,這年頭有一百萬能幹嘛?買台車就沒了!」

是,說的完全正確,這年頭第一桶金早不是一百萬,但我們從無到有,存錢的過程中是為了磨練自己,是否真能為了做到一件事情去做某些取捨,加上存到這一、兩百萬的過程中,會遭遇很多的阻礙,我們在這其中都是在磨練而已,我們收穫最有價值的不只是這一兩百萬,更是其中的經驗跟社會敏銳度,會讓自己朝三百、五百萬邁進,正因為知道靠自己存那一兩百萬有多艱辛,所以從此對金錢的看法會不同,會更珍惜這一切,而且面臨超多的消費誘惑,這真的不容易熬過去,要熬到被動收入出現為止的那一天。

也因此這社會上各行各業這麼多,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麼公務人員的讀者,普遍可以存到比較多的積蓄,因為生活較為單純,而且比較沒什麼不良習慣,通常遇到的都是如此,這跟個性也許也有關係,正是為了鐵飯碗才去從事該行業,當然就比較偏向保守、簡單、穩定。

基層公務員的收入或許沒有像友人的這位表哥那樣,每個月七、八萬,但存款往往卻比較多,不會到了45歲後,存款還這麼少,這真的很危險,好在友人的表哥還是單身,沒有結婚。

台灣家庭儲蓄率普遍算高,但仍有一些人不太存錢,這些「勇者」,如果原生家庭沒有大量財富當靠山,那我們充滿敬佩,因為在從小到大的價值觀中,難以想像會有人不存錢,而且隨時開口去找親友借錢這種事。

仔細想想,富有不過也只是一種態度。

投資指數型基金也好、買保險也罷、買間自住房住,這些事情哪一項是大學問?沒有。

在台灣按步就班,其實能得到的回報並不差,拿不到第一名沒關係,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名。

我們從來不需要去爭什麼億萬富翁這種頭銜,把那些亂花錢的習慣改一改,衣櫥、鞋櫃裡那些穿一次再也不穿的物品,好好的整理一番,趁著農曆年大掃除,或許也能計算機按一按,這些當初花了多少錢購買。

有朝一日會覺得,原來投資沒很難,基本功先做好,慢慢也就步入正軌了。

總會有人藉此嘲諷我們,那不打緊,我們知道拿回人生的主控權比較重要,可以不要再看上司的臉色,不用被迫加無意義的班,甚至多點時間陪孩子閱讀與跑步,投投籃球、騎騎滑板車、打打羽毛球,我們自己也可以有時間看書、睡到飽。

這些才是我們最終目標,甚至到那時候,即便已經可以買下這些非必需品,我們也只會微笑著,拿起來看看,甚至也懶得買了,當然,要買依舊可以買,但輕鬆的買,沒壓力的買,這些不是夢想而已,都是前面需要下足功夫才行。

年收百萬不難,難得是留下來多少,買賣股票一天賺到幾萬,這也不難,能夠持之以恆一年、兩年、十年下來,賺個幾百幾千萬,這才是真正的難關。

昂首闊步,我們要有自信過上舒服的中晚年生活,不再沉迷於各種壞習慣,甚至賭博、酗酒。

對友人的衷心建議是不要再借錢出去,就算是親人也不能這樣,因為食髓知味的人,到最後你不借,反而自己成了對方口中心狠手辣、絕情絕義的親戚。

假日生活事分享,謝謝你們常常來閱讀文字專欄,祝美好的夜晚,週末愉快。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作者:畢德歐夫Bidoffer

十多年前,決定筆名時,認為股市、商場競爭、買賣房地產,就是在買價(bid)、賣價(offer)之間討生活,於是取名為畢德歐夫。

金融交易經驗超過18年,交易總筆數130萬筆。投資理財之餘,也在網路寫作十餘年。《商業周刊》《今周刊》專欄作家、美股財金部落客,各家網路小編最愛轉載部落格之一。

29歲那年白手起家買進台北天龍國。現為居家育兒宅爸、專職交易者、文字專欄作家,每月網路發表文字達12萬字。目前持續每日發文,除了耶誕節與農曆春節,全年無間斷。

搭過上千趟計程車,經常從運將們的人生故事中獲得啟發,將這些有意思的對話集結成《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

另著有暢銷書《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畢德歐夫帶你掌握理財5大關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幫助更多朋友了解美股投資。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只想出200萬,從丈夫與前妻的孩子手上換到整棟房子,該怎麼談?
下一篇
後悔當初沒有買?19歲進場,阿公身價4億觀察股市69年:這種股票上漲,散戶反而該當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