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太富有,會寵壞孩子」金融奇才身價千億,38歲狠心提前退休:太會賺錢實在很難停下來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822字

遠流出版 文:比爾‧柏金斯

編按: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認為:如果你花了許多時間去賺錢,卻根本來不及在死前享受到那些金錢,那你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金錢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更重要的目標是享受生命。但是,很多人卻為了賺錢,犧牲了更重要的目標。

他提出的「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是指,只要存夠退休的錢,並且要給家人、要捐作慈善的錢都給了,你就應該充分享用金錢、投注更多精神創造難忘的人生經驗──不要在辦公室耗上更多時間,也不要等到年紀太大,什麼都做不了才後悔莫及。

以死前財產歸零為目標

使用自動駕駛開車很容易,這是為什麼我們會使用這項功能。可是如果你想要有個充實與圓滿的人生,而非選擇走最不費力的路徑,那麼慣性是無法提供你想要的東西。

若要充分體驗人生,而非只是活著而已,你必須停止腦袋空空地開著車,積極地掌握人生的方向盤,往你想要的方向開去。我會一直重複強調這點:本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各位認真地好好生活。這整本書會一直講到這個重點,因為像自動駕駛這樣的慣性,會影響到我們人生的好幾個面向,從怎樣賺錢到怎樣付錢給別人,都包括在內。每種自動駕駛會有各自耗費生命活力的方式,所以每種自動駕駛需要有不同的策略來降低這種損耗。

本章的重點即是針對過度只想著賺錢存錢、不去體驗人生的這種想法,提出避免這種浪費生命活力的解決之道。

為了向各位說明,我想跟各位介紹一下約翰・阿諾德(John Arnold)這個人。他在成為億萬富翁之前,我們就已經認識了。

之後,他創立了一家名為Centaurus的對沖基金公司,希望可以把自己在能源交易方面的專長轉換為財富,這樣就可以過著美好的人生。可是我跟著他一起在Centaurus工作時,卻看到這個美好的人生一直被擱在一旁,以換來賺進更多幾百萬的錢。有一天,在工作到身心俱疲的時候,約翰來跟我說:「如果我賺到一千五百萬美元,卻還繼續工作,你就一拳打在我臉上。」

當然,當他達成目標時,我並沒有打他一拳,他也繼續交易的工作。約翰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人們稱他為「天然氣之王」,因為他的獲利無人能及。)

約翰完全瞭解,到了某個時候,應該要花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只是賺更多的錢。

但是因為某種原因,他賺錢的數字目標一直在變動。等他累積賺到一千五百萬(約新台幣4.82億元)時,他並沒有辭職不幹。他的交易成績實在太好了,結果一千五百萬又變成了兩千五百萬(約新台幣8億元),最後還變成了一億。當你一直接連都賺這麼多的時候,是很難停下來,即使你的理智告訴你應該要收手了。

約翰的生活並非全是工作,偶爾在重要節日時也會去旅行,但絕不是你想像中億萬富翁的那種豪華排場。其實隨著他的財富增加,他的休閒時間似乎是變得越來越少。

他可能在想,如果我賺了更多的錢之後,就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但事實上,他並沒有做更多的事。他還是繼續經營著Centaurus,甚至當他的資產淨值達到一億五千萬時,他也沒有辭職。

其實到了2010年,他跟他太太所設立的慈善基金會,已經有七億一千一百萬的資產。他已經太有錢了,可以捐出去幾百萬。可是他還是繼續工作,即使他並不是真心喜歡自己的工作。

當他在2012年退休時,年僅三十八歲,可是個人擁有的財富已經超過四十億美元(約新台幣1,275.12億元)。

絕大多數的人都只能夢想著可以在三十八歲還算年輕的年紀退休,可是對約翰來說,這個年紀退休其實是晚了好幾年。

圖/pixabay
圖/pixabay

為什麼。原因有兩個:一是他永遠無法把時間倒轉回到只忙著賺錢的那些年。他不可能再回到三十歲,他的孩子也不可能再回到小嬰孩的時期。

二是他賺的錢太多了,結果現在面臨到像是電影《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裡(Brewsters Milliors)的問題:花掉財產的速度實在很難快得起來。他已經住在一棟豪宅裡了,而且這些年也做了很多他想做的事。

他不能把錢全都用完的原因之一,跟他的孩子有關:舉例來說,每週六請超人氣流行樂團魔力紅(Maroon 5)到自家後院開私人演唱會肯定會很享受,但他並不會做這種事,因為他不想寵壞自己的小孩。

他決定要生養小孩,而這個決定限制了他可以怎樣花錢與時間。請記得,各位做的每個決定都會影響到後續其他的每個決定,而且要不要生小孩這樣的決定,是最常見的例子。

現在,約翰會說,如果他在賺到一千五百萬的時候就退休,那他就永遠不會賺到四十億了,這麼大一筆錢,足以讓他能夠對自己關心的社會議題產生更重大的影響力。這是真的一點也沒錯。

不過約翰也是第一位承認自己工作過頭的人,他認為那使得他過了把這些錢發揮最大效用的時間點。那個時間點是他賺到二十億,還是十五億的時候?誰知道呢?不過我們肯定知道是在他賺到四十億之前。

你可能心想,約翰在賺這麼多錢的同時,應該也覺得很開心,而且還可以一直工作這麼久。或許他一直待在自己的交易辦公桌前,是因為進行交易所帶來的亢奮遠超過待在家裡做的任何事情。

可是,並不是這樣的,約翰並不是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刻意做選擇,也不是在工作賺錢與他可以用自己的財富、時間與才能做的其他幾百萬件事情之間做選擇。不是的。

他一直工作是因為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就像抽菸的人,以前拿起菸來抽是因為年輕時想在女生面前裝酷。可是當年耍帥的小伙子已經追到女生了,為什麼現在還在抽菸?只因為已經變成菸癮,很難戒掉。

對有些人而言,工作賺錢也是一樣。

自己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就繼續做下去,這樣比較簡單,特別是你在做的事情一直會有回報給你(社會上普遍認定工作做得不錯的報酬就是錢)。一旦你習慣了工作賺錢的生活,那賺錢帶來的興奮感就會超過真正享受人生帶來的興奮感。

約翰當然是屬於極端的例子,而且他的情況是高階人士會有的問題縮影。但是他發現自己身處的狀況,並不是他一個人獨有,也不是那些超級富豪所獨有。

有太多的人感覺自己永遠欲求不滿,而且隨著自己資產淨值增加,他們的目標一直在變動。但不論你是誰,是產業巨擘也好,或者只是普通上班族,有一點是一樣的:如果你把生命的每分每秒都用來賺錢,然後死的時候沒有把錢用完,那你就是白白浪費太多人生寶貴的時間。

這些時間是絕對不可能倒轉回來。如果你死後留下一百萬美元,那就是你沒有經歷過的、價值一百萬美元的體驗。如果你死後留下五萬美元,那就是你沒有經歷過的、價值五萬美元的體驗。這根本不會是最好的人生。

本文摘錄自遠流出版的《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作者: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

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企業家。被《華爾街日報》譽為對沖基金的「最後一位牛仔」,同時也是歷史上最成功的能源交易員之一。他曾在5年內,為自己任職的公司創造了超過10億美元的收益。

在愛荷華大學修習電機工程學後,柏金斯進入華爾街接受培訓,之後搬到德州休士頓。在那裡,他成為一位大獲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專攻創投與能源行業。柏金斯除了是身家超過1.2億美元的對沖基金經理人,也涉足電影產業,擔任好萊塢電影的製片。同時,他也是一名高額錦標賽撲克玩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遠流出版社」除了期許「承先啟後、源遠流長」之外,也有「萬里尋仙不辭遠、不廢江河萬古流」之意。進入21世紀,由傳統出版,轉型創新為紙本、數位、空間三合一的全新知識傳播集團,將持續開發原創內容、創造品牌價值,提供多樣的載體服務,利用多元的展演方式,滿足量身自主的閱讀與學習,為全球華文讀者營造生活視野。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靠每月8萬店租供養一家四口,老張坐擁市價4,000萬房產卻嘆入不敷出:恐怕憂心到75歲
下一篇
AI需求持續增長 尋找高含量ETF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