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她工作到65歲,退休20年後過世留414萬存款:錢該花就要花 人生不要白忙一場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3334字

遠流出版 文:比爾‧柏金斯

編按: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認為:如果你花了許多時間去賺錢,卻根本來不及在死前享受到那些金錢,那你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金錢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更重要的目標是享受生命。但是,很多人卻為了賺錢,犧牲了更重要的目標。

他提出的「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是指,只要存夠退休的錢,並且要給家人、要捐作慈善的錢都給了,你就應該充分享用金錢、投注更多精神創造難忘的人生經驗──不要在辦公室耗上更多時間,也不要等到年紀太大,什麼都做不了才後悔莫及。

浪費掉的生命活力:為什麼你可能在做白工?

或者我們用另一種方式來看:請想想你花在賺錢上的所有時數或生命活力,可是那些你賺來的錢卻都沒用到。

以伊莉莎白為例(虛構的人物),她單身,四十五歲,在德州奧斯汀工作,年薪六萬美元。這樣的薪水在美國四十五歲的收入者來說,算是中上。(在這個例子中,所有財務相關的數字都是已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實際數字。)

伊莉莎白跟大多數人一樣,必須要繳交所得稅,包括社會安全與醫療保險稅,所以她每年的淨收入大約是48911美元。

她工作勤奮,平均每週工作五十個小時,所以她每小時的收入淨值是19.56 美元:這是她每個小時工作可以拿回家的錢。

她生活儉樸,所以大學畢業幾年後就還完學生貸款,然後在三十歲出頭就買了自己的房子,以當時在奧斯汀的房價來說是相對算低。目前她已經還清房屋貸款,所以這房子已經完全屬於她,如果她現在要出售,可以賣到四十五萬美元。

去年一整年,一如往常,她只花了32911美元(因此存了一萬六美元)。伊莉莎白希望二十年後退休,所以她很認真把錢存入退休儲蓄計劃帳戶與銀行。

她知道把錢存入退休儲蓄計劃帳戶很划算,因為存入的是扣稅前的錢,而她要繳的稅會比存到一般儲蓄帳戶低。有些雇主會提撥一定比例的錢到員工的退休儲蓄計劃帳戶,但這裡我們假設伊莉莎白的老闆沒有這麼做。伊莉莎白是在一家大公司上班,工作認真,所以她覺得很安穩,希望每年有微幅但穩定的調薪,直到自己退休。

不過為了讓這個例子更簡單易懂,我們假設她到退休前,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薪水都是維持一樣。假設因為之前要付房貸,她到了四十五歲才開始為了退休存錢。

所以在她按照原訂計劃在六十五歲退休時,總共存了三十二萬美元(四十五歲到六十五歲共計二十年,以每年存一萬六美元來計算)。

也就是說,她到了六十五歲時,她的資產淨值總共是七十七萬美元,其中三十二萬是存在不同的退休儲蓄帳戶,四十五萬是房子的總值(假設她的房子並沒有增值)。

七十七萬可以維持多久的退休生活?主要看她每年花費多少。根據人們實際退休支出的研究,每年的花費並不固定,而且通常後面幾年會越來越少(這我會扼要說明)。但為了說明簡單起見,我們假設伊莉莎白退休後每年花費三萬兩千美元,比她上班時每年的花費少大概一千塊。(這裡同樣也為了說明簡單起見,我們假設她退休後的投資收益就剛好相當於每年生活費用的上漲金額。)

以這樣的假設條件來看,她的存款可以維持二十四年以上的生活(七十七萬除以每年三萬二美元)。可是伊莉莎白並沒有再活二十四年:她在八十五歲那年過世,也就是她離開職場之後二十年過世。最後她還留下十三萬美元(約新台幣414.4萬元)。

我跟各位舉這個例子,是想請各位好好想想,死後留下十三萬美元的真正代價是什麼,這其實是可怕的浪費。我先前說過,各位可以把錢換成是去經歷體驗,不論這十三萬可以為伊莉莎白買到什麼。

光這點本身就令人覺得難過了,但還不只是這樣。若是以伊莉莎白的時薪來計算她所存下的錢,各位可以看出,她有多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其實是不需要的。

那有多少小時呢?我們把十三萬除以時薪19.56元,可以算出是6646多個小時。這6646多小時,伊莉莎白等於在為她其實永遠花不到的錢在工作。那是超過兩年半、每週工作五十小時的時間!等於兩年半的時間都在做白工。這是多麼地浪費生命。

如果我們假設她的存款利息大於通貨膨脹,而且有社會安全保險福利金的收入的話,那麼這些數字甚至還會更高。但是即使是在我們這麼保守的假設之下,她還是應該更早退休,或者要在這一生中多花一點錢。

你可能會說,伊莉莎白並不具有代表性。如果你是指,有些人在職場上淨賺的時薪還更高,那你說得是沒錯。所以對於那些收入更高的人而言,三萬塊美元並不代表有很多工作時數(或年數)是在做白工。可是有一點要注意:這些人最後死了留下的可不只有十三萬美元。工作時薪或年薪很高的人,有時候更是會一直工作賺錢。總之,不管是哪一種,他們都是在揮霍自己的生命活力。

你的收入或許比前面這些例子更高或更低。這都沒關係,因為結論還是一樣:如果不想浪費生命,各位就應該要致力在離世之前花掉自己所有的錢。

對我來說,這個邏輯毫無疑問是通的。或許是因為我受的是工程師的訓練,也或許這就是我當初選擇念工程的原因,但是我喜歡有效益,討厭浪費。而且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其他比浪費生命活力更糟的狀況。

所以我完全認同要在死前讓財產全數歸零。我不是說死前就花到半毛錢也不剩,那樣可是會讓你陷入困境,而是儘量讓你花了這麼多時間、精力工作賺來的錢不要剩下太多。

我絕對不是第一個鼓吹「在死前讓財產歸零,是理性的生活方式」這個主張的人。早在一九五○年代,有位名叫法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的經濟學家(後來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提出過一個假說,也就是後來著名的生命週期假說(Life-cycle Hypothesis,LCH)。

它是討論人們在自己一生裡要如何安排花費與儲蓄,才能從自己的錢財當中獲得最大效益。他基本上認為,在人的一生中,要能夠充分善用自己的錢財,就必須像另一位經濟學者所說的,「在死的那一天財產歸零」。

換句話說,如果你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你就應該在要死的時候什麼都不剩。因為如果你不知道,就無法從自己財產當中獲得最大的享受(效益)。而且非常有可能你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那怎麼辦呢?

莫迪利安尼的答案很簡單:為了保險、同時又可以避免剩下沒必要的錢,只要想一般人可以活到的最大歲數。所以,從莫迪利安尼的觀點來看,一個理性的人會把錢財花在自己可以活到最老年紀的所有日子裡。

有的人確實試圖以這種理性、最大效益取向的方式過人生,但很多人不是。他們要麼存了太多錢,要麼就是存太少錢。要讓自己一生過得最充實、最圓滿,需要經過仔細思考跟規劃;只看短期利益(短視近利)、按著慣例(慣性)生活,是比做長期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容易多了。

這些傾向都會影響著我們當中的蚱蜢與螞蟻。短視近利通常是愛玩、亂花錢的蚱蜢會有的問題;慣性也同樣會讓勤奮的螞蟻受到打擊。

尤其是到了人生後期,當盡守本分的儲蓄者必須突然要動用自己這麼辛勞存下的老本。行為經濟學家很瞭解,人們不會只因為某件事是合理就去做(在此狀況下,就是把「存錢」轉為「不存錢」)。慣性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

就像經濟學者赫許・謝弗林(Hersh Shefrin)與理察・(Richard Thaler)之前指出的,「很難教會一個老家族新的規則」。

「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讓我有了一個清楚且重要的目標,想要馬上進到下一個步驟,幫助各位思考如何真正達成這個目標。

不過之前我曾經跟不少人討論過這些想法,我知道不能直接就跳到該怎麼做:因為同樣的問題與質疑會一直冒出來,我知道我不能忽略。

所以我會先來回應大家常會提出的「要是︙︙那該怎麼辦」疑問。如果你還能接受我這個「死前財產歸零」的價值觀與可能性,我們後面會繼續討論可以使用什麼工具,來幫助你達成目標。

本文摘錄自遠流出版的《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作者: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

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企業家。被《華爾街日報》譽為對沖基金的「最後一位牛仔」,同時也是歷史上最成功的能源交易員之一。他曾在5年內,為自己任職的公司創造了超過10億美元的收益。

在愛荷華大學修習電機工程學後,柏金斯進入華爾街接受培訓,之後搬到德州休士頓。在那裡,他成為一位大獲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專攻創投與能源行業。柏金斯除了是身家超過1.2億美元的對沖基金經理人,也涉足電影產業,擔任好萊塢電影的製片。同時,他也是一名高額錦標賽撲克玩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遠流出版社」除了期許「承先啟後、源遠流長」之外,也有「萬里尋仙不辭遠、不廢江河萬古流」之意。進入21世紀,由傳統出版,轉型創新為紙本、數位、空間三合一的全新知識傳播集團,將持續開發原創內容、創造品牌價值,提供多樣的載體服務,利用多元的展演方式,滿足量身自主的閱讀與學習,為全球華文讀者營造生活視野。

延伸閱讀

上一篇
60億操盤手的復盤心法:重點不是投資結果的賺或賠,而是過程是否做錯決定
下一篇
現在是進場低接的時候嗎?達人用三張圖看:想建立中長期投資部位,可能操之過急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