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你沒有錯過任何訊息!
全台灣第一家、35年歷史最久、最詳細的預售屋及新成屋建案資料庫,客觀、公正、不仲介買賣,最新房市新聞及市場分析,購屋族找房非看不可;建築業必讀研究分析,最多人討論、最多人瀏覽、最多人引用。
房市風向轉變,不動產經紀業的成長腳步也明顯放緩。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不動產經紀業在今(2025)年6月達9,845家,雖持續創下歷史新高,但相比1月僅增加70家,為近5年同期最低增幅,顯示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不少情侶或新婚夫妻為了保障彼此財產權益,在購屋時會選擇「一人一半」的持分登記方式,然而這樣的安排在未來換屋時,卻可能成為房貸申請上的一大阻礙。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許多情侶在婚前就共同購屋,並登記各半產權,然而後續在面對家庭擴編、需要換屋時,卻因雙方都已占用首購資格,導致在新屋貸款上受到「第二戶房貸」的信用限制影響。
從區域來看,六都表現差異明顯,以新北市交易相對穩定,6月稅收達11.6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是唯一維持正成長的都會區;而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等地,同期稅收年減幅度均超過4成,反映南部市場冷卻更為明顯。
2024年以來,中央銀行啟動的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對台灣房市帶來了顯著影響。儘管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全台住宅貸款違約率在2024年第四季仍維持在0.07%的歷史第二低點,但市場專家已警示,這低檔數據背後可能潛藏著遞延效應,未來房市走向仍充滿變數。住商機構的分析指出,部分都會區的違約率已出現微幅增加,預示著房市即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台北捷運環狀線的南環、北環段已全面動工,這項重大建設正逐步朝向「成環」目標邁進,未來將顯著強化雙北之間的交通聯繫。永慶房產集團根據近一年的實價登錄資料進行分析,揭示了環狀線南、北環段站點周邊房市的交易量價動態。分析結果顯示,北環段以新北市蘆洲區與三重區的站點買氣最為強勁,而南環段則以台北市文山區的考試院站與馬明潭站交易表現最為亮眼。
財政部最新資料指出,台北市逾4成不動產掌握在65歲以上高齡的屋主手中,比例攀升至全國之冠。由於高齡者多半對都更流程抱持保留態度,不僅搬遷意願低,也對繁瑣程序難以承擔,導致都更整合難度持續上升,城市更新進程面臨挑戰。
央行第7波限貸令執行已滿3季,雖然壓抑部分房市熱度,卻也引發副作用,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對此表示,政策如同「化療式」般打房,甚至溯及既往、傷害不少已購戶與自住族,恐怕會讓下半年房市爆發「9大慘狀」,陷入混亂風暴。
觀察數據,蛋黃區與山、海線地區同步下修,如沙鹿區均價27.9萬元/坪、年減8.2%;東區28.8萬元/坪、年減9.1%,為跌幅次高的行政區。至於山線的豐原、太平及霧峰區,跌幅則落在6%至8%不等。即使是北屯、西屯與南屯等市中心核心區,也難逃盤整壓力,房價普遍下修約4%,顯示台中房市讓利氛圍已全面蔓延。
近年來,全台房價明顯上漲,其中預售屋的價格攀升速度尤為顯著,這股漲勢在新北市擁有大量預售建案的重劃區中,造成了預售屋與成屋大樓之間明顯的單價價差。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近一年新北市九個主要重劃區的預售屋和成屋大樓平均單價,結果顯示,有部分重劃區的價差幅度令人訝異,其中仁義重劃區的價差甚至超過5成,凸顯了市場在不同產品類別上的差異表現。
歷經房市震盪,過往房價居高不下的雙北市近期出現明顯的價格修正現象。根據住商機構觀察實價登錄資料,比對2025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的中古房價,雙北共有九個行政區價格下修,並呈現兩極化的發展:跌價區分別集中於台北市的「蛋黃區」與新北市的「蛋白區」。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指出,市場轉向之際,買方回歸理性不再盲目追高,是導致台北市高價區與新北蛋白區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隨著豪宅市場交易趨於理性,中古豪宅的價格開始出現鬆動。根據房仲機構統計,大直重劃區知名水岸豪宅『輕井澤』,近期低樓層戶以1.75億元成交,換算單價每坪155.2萬元,不僅低於近年行情,更創下該社區實價登錄以來新低紀錄;相較2018年同樓層成交價每坪183萬元,單坪讓價達27萬元,跌幅約15%。
在戴德梁行2日舉行的第三季房市展望記者會上,董事總經理顏炳立直言,現在的房市根本是一場沒有買氣的秀。買的人不出手、賣的人不讓價,大家都還在演戲,還在幻想明天會更好,事實上市場早就轉了。
台鐵鳳山車站開發案「空中鳳城」3度招商仍告流標,再度引發外界對於高雄鐵路沿線開發困境的關注。繼高雄車站商業大樓6月初首次招標失利後,鳳山站也於同月底確定第3度無人投標。面對招商接連受挫,台鐵恐怕需要加緊提出因應策略,才能突破開發瓶頸、活絡站區經濟。
「睡到一半突然砰一聲,整棟樓開始震動,我以為是飛彈打過來,直接抓著妻小往門口衝,逃出大樓後,回頭一看,最上面兩層樓垮掉了。」凌晨一點多,沒有地震,也不是豪雨,台中清水這棟六層樓建築物,五、六樓無預警塌陷,這聲巨響劃破寧靜夜晚,不僅摧毀經濟弱勢的唯一避風港,更敲響了台灣的老屋警鐘。
過去政府雖然陸續祭出銀髮族政策,但卻往往未能從根本痛點解決,導致成效有限。如今新型態的「使用權社宅」即將上路,主打租約延長至20年,有別於過往社宅只能短租12年的規定,保障居住穩定性。目前相關細節送審議未定案,但經本刊深入了解,發現此類型社宅不僅在硬體上缺乏對銀髮的照護設施,也未引入長照機構等服務,另外須繳納大筆金額才符合入住門檻,對於銀髮居住問題來說,恐怕仍是換湯不換藥。
時間不只在人的臉上留下皺紋,也在房子的牆裡、線間與磁磚縫隙中,刻下無聲的裂痕。表面完好,不代表安全無虞。 文/王奕淳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高溫、暴雨與濕氣正加速建材老化,使原本脆弱的電線、管線與
時節入春轉暖,房市卻乍暖還涼,根據最新的住展風向球,燈號轉為代表穩定的綠燈,包括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成交組數、來客組數指標走出衰退,乃在於當前進入傳統房市旺季,還有三二九檔期到來,建商布局新案,供給面如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見增,而需求面的追蹤指標建案每週平均來客組數、成交組數也回升,主因眼下以具備話題可望創造人氣的推案為主,如台北市文山區、新北市三重區、桃園市龜山區的新案都有不錯表現。
彰化縣擁有全台最長日照時數,截至目前的再生能源總裝置容量也以4.26GW,居全國之冠。縣府指出,此次推動的兩大補助計畫,將有效提升民眾與企業參與意願,擴大太陽光電設置範圍,同時協助企業減輕轉型壓力,為邁向淨零碳排注入新動能。
從六都表現來看,台北市以平均屋齡37.35年位居全國之冠,成為全台住宅最老的城市,尤以40至50年屋齡交易最多,占整體高達38%;其次是50年以上屋齡,占17%,顯示台北市不動產市場以老舊住宅為主力。
全台房價居高不下,買房門檻愈墊愈高!根據住商機構彙整聯徵中心數據,2025年第一季七大都會區中,台北市購屋族平均得準備高達822.1萬元的自備款,為七都之冠,而若把時間拉長來看,新竹市民若晚5年才進場買房,光是自備款平均就得多掏271.8萬元,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房價仍處高檔,加上貸款條件緊縮,購屋人宜需準備較多資金,以免面臨貸款成數不足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