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華新跨域布局 營運喊衝

華新董事長焦佑倫(本報系資料庫)
華新董事長焦佑倫(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1064字

經濟日報 文╱朱曼寧

華新(1605)近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五日三大法人買超大於5,000張,上周五(29日)上漲0.4%以37.55元作收。

華新股價走勢
華新股價走勢

華新2023年營收1,898.39億元,年增5.2%,稅後純益51.34億元、年減73.5%,每股稅後純益(EPS)1.32元,董事會決議擬配發現金股利1.1元。

華新麗華近年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不僅向下拓展電池關鍵原料鎳,也併購義大利鋼廠、英國高端不銹鋼暨鎳基超合金材料領導廠商等,跨入航太供應鏈,亦與丹麥百年大廠合作海纜事業,展現強大的企圖心。

不銹鋼市場方面,華新近兩年已經完成關鍵性收購,包括收購CAS、SMP、Inox及MST等,往高端材料發展包含航太國防、油氣、能源、醫療、汽車、工業及精密加工應用等,也可以進行垂直整合。

華新指出,未來不銹鋼事業可積極發揮產品、設備、認證、通路等綜效,打造集團在歐洲不銹鋼與鎳基合金製造廠的獨特地位,未來隨著所併購的事業陸續納入旗下,今年下半年、明年可對營運有明顯貢獻。

華新小檔案
華新小檔案
至於近期不銹鋼事業狀況,華新先前表示,訂單量已經有所回升,惟價格未完全跟上,不過整體而言,預期今年第1季有望優於去年第4季的表現;電線電纜方面,仍持續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據台電資料來看,每次只要台電有釋出訂單,華新皆可以拿到不少。華新指出,在政策與大型科技業建廠需求強勁下,推升線纜需求,目前接單已到2026年,預期今年有望持續成長。

除了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外,華新亦瞄準離岸風電商機,與世界三大電纜廠之一的丹麥NKT集團互相合作,拓展海底電纜事業,並合資設立之華新能源電纜公司,華新將成為台灣首家且唯一海底電纜製造工廠。業內預期,台灣的離岸風電在未來幾年就會進入快速成長期,華新將獨吃離岸風電政策海纜大餅。

華新也表示,集團與世界三大海纜廠丹麥NKT合作打造高雄海底電纜廠和技術移轉進度超出預期,預期2027年可以如期供應國產海纜需求。

資源事業方面,華新在2020年成立的旗下印尼華新鎳業,生產不銹鋼上游原料「鎳生鐵」,更看好電動車發展,2022年完成印尼旭日股權收購,布局電動電池關鍵原料冰鎳產能,等於跨足儲能電池產業鏈,為集中管理和整合公司冰鎳產能,去年對旭日綜合持股從50.1%提高至79.6%,包括鎳生鐵及冰鎳產能,年產能可提升至8.4萬噸鎳金屬。

華新表示,儘管現階段鎳市場有供過於求的問題,但在電池及不銹鋼用鎳需求帶動下,未來鎳需求量還是會呈現緩步成長態勢。

華新近六季營運
華新近六季營運

選股原則

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五日三大法人買超大於5,000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帆宣營收/4月46.54億元 月微減0.1%
下一篇
材料營收/4月11.38億元、月減年增 創歷史同期新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