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稻盛和夫:工作,就是將一件事做到透徹

提要

《工作的方法》工作可以得到什麼?這世上賺錢的管道很多,但有兩件事只有工作才能給

稻盛和夫。(美聯社)
稻盛和夫。(美聯社)

本文共2833字

天下雜誌 原文作者: Kazuo Inamori

品格與尊嚴 工作究竟為了什麼?

泰半的人認為理由是「為了賺錢」。意即為了維持生活的基本開銷,例如吃飯、付水電房租、繳納各種費用等,才是勞動的價值所在、工作的目的。

這樣想也沒錯,工作的確是為了賺錢以維持生活的基本。

如果從更廣大的層面來討論這件事,也許你會有不同的想法,在自然萬物中為什麼只有人類需要工作? 如果只是為了溫飽,其他的動物不工作也都能養活自己,甚至能組織家庭、繁衍後代,為什麼只有人要工作?

人類是為了「提升性靈」而工作的—我總是這麼想。

「提升性靈」是件極為困難的事,即便是出家人長年苦修,也很難達到此境界,可是就在工作裡,蘊藏著成就「提升性靈」的偉大力量。

而工作的意義便存於此。

每一天竭盡所能地工作,其中就包含鍛鍊我們的性靈、提升我們人性的作用。

從前,我曾在電視的談話性節目中,聽到一位專門修繕寺院宮殿的木匠師傅講了一番話,深受感動。

勞動的目的是為了溫飽,工作的追求則包含靈性、人性的提升。

「樹木是有生命的,我們工作時必須傾聽那生命對我們訴說的聲音。」、「既然要使用樹齡千年的神木,就必須從事能夠通過千年歲月考驗的偉大工作。」—木匠師傅如是說。

如此沁人心脾、感人肺腑的話語,若不是終其一生正面面對自己的工作、不斷持續努力的人,是絕對講不出來的。

工作,就是將一件事做到透徹

所謂「窮究木匠的工作」,不僅只是單純地磨練使用刨刀、完成「雄偉建築物」的技術,還要磨練性靈,成就「卓越良善的人性」—我從木匠師傅的話語中深刻感受到這個道理,真是感動莫名。

這位木匠師傅據說打從國小畢業一直到七十來歲,都擔任修繕寺院宮殿的工作,終其一生不改其志。如此漫長的歲月裡,只努力貫徹一件工作,想必過程中也會有苦痛、倦怠,或是想要放棄的辛苦吧! 我認為一邊克服這些辛苦,一邊專心致志於工作,才使他培養出了不凡的人格,講出如此豐富又深具內涵的話語。

如同這位木匠師傅,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一個職業,不斷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工作的人物,我深深為之吸引。

人格的份量及其無可撼動的真實感,是唯有透過全心全意持續地工作,磨練出自己心志的人們才得以具備的—每次接觸到這種人,我都會重新思索工作的意義,而再次被其中的高尚尊貴震懾。

或許,偶爾你的內心會浮現「到底工作所為何來?」的疑問。那時,請記得一件事。便是:

工作是為了鍛鍊人類、磨練心性,以獲取「人生中有價值的東西」所做的高貴且最重要的行為。

工作心態決定你是誰

為了實現「好好活著」的目的,「認真工作」是最重要的說它是提升性靈、磨練人格的「修行」亦不為過。

大概是距今十年前的事吧,當我和德國領事對話時,我聽到他講了下面這番話:

「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個人內在的完成。」

工作的最大目的,是透過從事勞動來磨練我們的性靈,提升我們的人性。換言之,我們必須一心一意投入眼前的工作,並且全神貫注、鞠躬盡瘁。因為藉由這樣的作為,我們可以耕耘內在的一畝良田,成就有深度且厚實的人格。

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個人內在的完成。

「工作即形塑人性」,我經常用這句話提醒自己。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藉由認真勤奮努力從事每天的工作,確立自己的價值,進而朝向人格健全的理想邁進。這樣的例證古今中外不勝枚舉。只要我們翻開世界上的偉人傳記,最後一定都會連接到這個事實。

所有功成名就的人都是不惜努力、不辭辛勞地埋首於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之中。然後,透過無止盡的努力,成就偉大功績的同時,美好的人性也隨之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有一則故事是這麼說的:

聽說在南太平洋新不列顛島(註: New Britain,隸屬於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一個民智未開的原始部落裡,他們有「勞動是美德」的觀念。在那裡,他們主要是以「好好工作,就可以成就良善的心靈」、「好的工作來自於良善的心」等單純的勞動觀來過活。

村落裡主要的勞動,是以燒墾農耕方式來進行芋頭栽種。

那裡根本不存在「工作是苦差事」的概念。村民們透過工作希望達到「工作上美的成就」和「人格的陶冶」,換句話說,也就是盡可能把工作做好,然後從中磨練人格。

聽說村民們會互相評論田地的配置、作物的品質和泥土的氣味等等。例如,他們認為散發出芬芳氣息的田地就會「豐收」;飄散出難聞氣味的田地一定「歉收」。

好好工作,就可以成就良善的心靈

好工作成就好的人

而且,把田地耕作得富饒成功的人會得到全村一致的高度評價。

換言之,他們是藉由勞動的結果、也就是田地或作物的成果,來評斷該人的人格高低。若田裡的活幹得好、意即「把工作做好」的人,也就是人格「高貴的人」,因此而可以獲得「高貴人格者」的封號。

對他們來說,工作不但是取得生活食糧的方法,同時也是磨練性靈、提高人性的手段。「好的工作,由好人來成就」,這個雖然簡單但卻重要的勞動觀念,儼然從原始社會即已存在。

當我聽到這個故事時,我更確定這正是勞動的真諦。

從什麼時候開始,多數人將工作視為「苦難」? 根本思想是源自於基督教思想的「勞動乃苦役」。《聖經》開頭記載著有關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便可清楚得知。

他們兩人身為人類始祖,因為偷嘗了上帝阻止的禁果,因此被趕出充滿著歡樂的樂園—伊甸園。他們待在樂園的期間,自然沒有工作的必要,但是被趕出伊甸園後,為了充饑果腹他們得忍著痛苦去工作。

「工作即形塑人性」,意即藉由認真努力地工作,確立自我價值,培育健全人格。

這則經典的故事裡,間接傳遞出對工作的負面評價:人類是為了彌補自己犯下的所謂「原罪」,才需要承受不斷勞動的處罰。

換句話說,對於歐美人而言,工作原本就是充滿著痛苦,讓人厭惡的行為。我認為從這樣的想法慢慢地形成了近代的工作價值觀:「工作應該要盡快在短時間內完成,而且要盡量獲得更多的報酬才好」。

雖然大部分的人認同了這個價值,但這並不是工作本身的價值。

如果你拋開他人定義的工作價值,不帶偏見地體悟工作的本身,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工作雖然確實會伴隨著痛苦,但工作中的自己是多麼的有生命力,遇到挫折時不斷挑戰的精神又是多麼迷人,最重要的是,工作讓我們成為有所貢獻的人,並且為我們帶來尊嚴,它會帶來比痛苦更多的喜悅、榮耀和生存價值。因此,我認識許多值得尊敬的人,不分職業貴賤,每個人都是從早到晚不吝惜付出地努力工作。

即便只是製作日常用品的工匠,都會在製作精良的日用品的過程中,感受到不可言喻的光榮與充實感。你可能也看過很多師傅或小商鋪的老闆,也許是賣菜的、賣生活用品的、做衣服的、修車的,這些人幾乎全年無休地工作,讓他們這麼做的動力不見得是真的熱愛這份工作,更多是他們理解:有許多人需要我做這份工作,才能維持生活的便利。換言之,他們了解工作真正的使命是互助,也因為他們殷實的工作,獲得了周遭的人的敬重。從這裡就可以體悟到,工作絕對不是為了生存無可迴避的磨練,它是讓自己通往自我實現和成就人性的「精進」道場。

工作絕對不是為了生存無可迴避的磨練,它是讓自己通往自我實現和成就人性的「精進」道場。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的《稻盛和夫 工作的方法:了解工作的本質,實踐自我,從平凡變非凡的成長方程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天下網路書店,提供前瞻觀點、專欄文章以及出版品資訊,期待與您一同打開閱讀視野,豐富知識人生。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銷售手法不當!兩美容業者各遭公平會罰40萬與80萬
下一篇
製造業無薪假估趨緩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