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應對新型態貿易 順勢而為

美中關係示意圖。 路透
美中關係示意圖。 路透

本文共1389字

經濟日報 社論

自美中貿易戰以來,美國擴大對中國大陸圍堵,也帶動全球貿易政策轉軌。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在美國仍將中國大陸視為最主要競爭對手下,預估美國還會加強力度,衍生影響值得關注。賴政府上任在即,副總統蕭美琴對美國了解甚深,相信更能掌握趨勢,順勢而為。

整體而言,過去以自由化至上的貿易政策,已經轉變為重視經濟安全,更關注產業競爭力,自由化已不再是唯一選項。在美中貿易戰以及疫情影響產業供應鏈下,為確保供應鏈安全,各國強化出口管制的力道,管制範圍遍及防範技術外流的高科技產品、重要產業的關鍵原物料,以及攸關民生的必需品。各國實施標準不一,許多措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也助長了全球的高通膨。

各國也強化運用傳統反傾銷稅及平衡稅的貿易救濟措施,美國仍是引用最頻繁的國家,首要目標還是中國大陸。各國也群起效尤,此類案件數目持續增加,形成另類貿易保護主義。

由於貿易管制措施大幅增加,為避免受管制產品以「洗產地」,或是其他方式規避制裁,各國也強化相關查核機制,以避免貿易政策產生缺口而影響其完整性。

貿易政策也與產業政策密切結合,其中則以補貼措施為重點。各國補貼幾乎全部集中在高科技領域,不少也與WTO規範相抵觸。另外,如何推動「綠色貿易」政策,因應氣候變遷,也是各國關注重點。例如倡議降低環保商品關稅,提高耗能產品關稅,建立綠色經濟導向的關稅結構,以營造節能減碳友善的貿易環境。WTO已無法與時俱進,因應貿易政策多元化,功能迅速式微,重要性大幅降低。

以美國為例,過去一直是WTO的強力支持者,但川普政府以來不但不支持,反而強力批評WTO的失能,處處杯葛。拜登政府動作雖不如川普時期強烈,但基本上已不期望WTO有顯著進展,美國在WTO體制外反而有更積極的作為。

代之而起的則是貿易區塊的形成,除美國以外,各國均投入傳統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建構;對於FTA無法涵蓋的議題,也推動各式合作及結盟,形成不同的集團。順應美國經貿框架,以及全力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台灣貿易政策主軸,未來賴政府除了繼續外,建議也應有以下更精進的做法。

在美中貿易戰後,台灣與美國經貿互動升溫,雙邊貿易及投資均明顯成長,對台灣也產生更多的需求。例如建構雙邊租稅協定,以及原產地制度的調和,不過目前並不在台美推動合作的範圍中,未來有待落實。

其次,在美國貫徹「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下,強調「經濟安全至上、產業韌性為主」,台灣仍然是以配合美國需求為主,雖不至於對台灣產生負面影響,不過台美利益未必一致。例如美國一直將半導體視為台美合作主軸,議題幾乎是為半導體量身訂做,主要目的不外是可以有效防堵中國大陸,並可吸引台灣投資;但台灣應在5G、生技等美國具有優勢的其他領域,爭取與美國更多合作機會,以提升競爭力。

在區域經濟整合方面,台灣除了申入CPTPP外,也應加強與其他國家雙邊合作的機會。雖然在兩岸關係不佳下,各國對於與台灣簽署FTA有所顧忌,但對於與台灣產業合作及交流,特別是半導體領域,表達高度意願。

台灣可以此為籌碼,爭取更多的利益。例如可藉此爭取簽署或更新雙邊投資保障及租稅協定;另外針對一些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推動簽署重要原物料或能源合作協議,以維持台灣產業供應鏈的穩定。

此外,在全球提倡綠色經濟下,台灣應有更前瞻的角度,將貿易、環保以及產業三政策更緊密結合,在節能減碳下,兼顧產業發展與貿易成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對新金管會的期許
下一篇
兩大外送業合併 有違公平競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