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需要務實的經貿政策

對於即將新任台灣總統與政府,期盼能脫離意識形態的經濟治理模式,及早擬定務實的經貿政策,引導台灣在大國角力下找到生存甚至壯大之道。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庫
對於即將新任台灣總統與政府,期盼能脫離意識形態的經濟治理模式,及早擬定務實的經貿政策,引導台灣在大國角力下找到生存甚至壯大之道。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1370字

經濟日報 社論

激烈的競選活動告一段落,今天就會開票決定下任總統,在競選交鋒中,台灣產業在全球化變動中,該如何定位,三言兩語不易說清楚,很少被候選人討論,但是國際經貿政策何去何從,是台灣命脈所在,是下一任政府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可惜的是,在競選氛圍下,只見意識形態的鬥爭,卻不見實質的經貿政策討論。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教授在蔡英文總統元旦談話後的臉書發文,反諷蔡總統所提「世界認識的台灣」,卻成為國際媒體《經濟學人》筆下「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他更從兩岸經貿數據的變化,評論歷屆三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的政策。他舉出的進出口數據,顯見民進黨兩位總統執政時期,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進口成長速度較高,反而馬英九政府時期對中國大陸的進、出口增速相對較緩。媒體則據此引證民進黨政府一方面在政治口號上喊著抗中,但另一方面,在經濟上卻持續依賴大陸。

其實在過去數十年的全球化發展下,供應鏈的分工愈來愈細緻,已將國際貿易中常用的比較利益原則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因為美國與中國大陸間的貿易、科技衝突,在美國川普、拜登兩任政府的主導下,利用關稅與其他貿易管制措施,試圖壓制中國大陸的經貿與科技發展。

但在全球化的供應鏈分工模式下,美國難以單獨對中國大陸進行壓制措施,因此聯合供應鏈中的「友好」國家或民主同盟,對中國大陸進行壓制。在過去數年間,美國一方面由從官方推出了實體清單、高科技管制等措施,另一方面也從非官方的美系品牌客戶,提出「中國加一」等供應鏈轉移要求。

美國更利用新冠疫情期間供應鏈缺料等理由,推出建置境內供應鏈的相關政策,美其名為打造「韌性供應鏈」,實質卻是要藉此強化自身產業競爭力,將其他國家具比較利益優勢的供應鏈,以各種名義搬到美國境內。

台灣也因此被冠上「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之名,藉此要求台積電等業者前往設廠,其他各國也紛紛起而效尤,包括先進國家如德國、日本,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如東歐、東南亞、南亞等國,都提出相關政策企圖。張忠謀提出「全球化已死」的說法,也反應此一國際局勢。

但從管教授所舉出的數據實證,全球化並未死,只是面臨供應鏈分工的改變。以兩岸為例,即便兩岸有諸多政治糾葛,不但有民進黨政府的抗中,還有美國政府的「脫鉤」或「去風險」,但兩岸的經貿往來還是無法斷絕,甚至難以減緩。

即使下游製造商轉移到其他東南亞、東歐或中南美國家進行生產,或是部分移回台灣,但上游的原材料、零組件卻仍然來自中國大陸,部分終端產品的市場也還在中國大陸。改變的或許是因著供應鏈分工而改變的貿易內涵與組成物,但不會終止兩岸或其他國家的貿易行為。

所以目前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國具比較利益優勢的產業,在國際政治角力下,被大國給逼得前往當地設廠,藉此滿足大國強化本國產業競爭力、強化經濟體質等政策目標。重點是,在此波大國角力下,我國的經貿產業政策為何?我們要如何保護產業競爭力不被削弱?下一波重點產業為何?甚至如何在列強虎視耽耽下,進一步提升台灣經濟與產業體質?

對於即將新任台灣總統與政府,期盼能脫離意識形態的經濟治理模式,及早擬定務實的經貿政策,引導台灣在大國角力下找到生存甚至壯大之道。199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柯林頓的勝選口號是:「It's the economy, stupid」(笨蛋!問題在經濟)。目前台灣正面臨險惡的大國競局,借用柯林頓的口號,可謂問題在務實的國家經貿政策。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碳費三子法須更周延細緻
下一篇
賴政府的財經新挑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