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簽區域貿易協定 不能淪為口號

台美貿易示意圖。圖/路透社
台美貿易示意圖。圖/路透社

本文共1427字

經濟日報 社論

近日媒體報導:「台美貿易談判落後,政院盼APEC見戴琦」、「台英簽署ETP,經貿合作跨步」;乍看之下,就是政府正在努力突破「區域貿易協定」匱乏狀態,但迄今都只能打出「空包彈」,沒有顯著的成效。

以台英「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而言,只是雙方規劃就數位貿易、投資、再生能源與淨零碳排等三項議題展開談判,未來將繼續納入其他議題,但並無一般貿易協定中的「撤除關稅」內容。「台美貿易倡議」更令人失望,原本就是沒有撤除關稅、只有去除「非關稅貿易障礙」和加強貿易合作等內容,但今年6月以「台美歷史性大事」大肆宣揚一番後,美方卻在尋求美中經濟「不脫鉤」的氛圍下,「無暇」繼續諮商,讓我國半年來的諮商努力,幾乎繳了白卷。

沒有進步就是退步,看看新冠疫情三年來,全球區域貿易協定的發展如何?是否跟著疫情而停頓下來?沒有,從2020年迄今,全球約有60個區域貿易協定陸續生效,其中約半數是英國在「脫歐」之後,以原來歐盟已有的基礎、快速和其他國家重新簽署的協定。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新協定是值得留意的,例如南韓和印尼、和柬埔寨、和四個中美洲國家之間的協定,英國和歐盟、和加拿大,印尼和澳洲,越南和歐盟、和英國之間的,香港和東協、和澳洲之間,印度和澳洲的貿易協定,多少都會對台灣的貿易或投資產生影響,讓台灣的對外經濟活動受到負面衝擊。

換句話說,雖然美中貿易和科技戰成為全球化的阻力或逆流,俄烏戰爭也打了一年多,但全球多數地區和國家還是不斷地推動全球化。例如,我國要加入的CPTPP,除英國已快速加入,成為第12個成員以外,台灣、中國大陸、厄瓜多、哥斯大黎加、烏拉圭、烏克蘭都已提出申請,南韓、泰國、菲律賓、印尼、哥倫比亞都表達了申請意願。而以日本為首的七個CPTPP成員,也同時加入了RCEP。此外,香港、孟加拉和斯里蘭卡已經申請加入RCEP,英國也正在研究加入。可見,開放性的大型區域貿易組織,會吸引新的成員加入,擴大其組織規模和「貿易創造」效果,並對非組織成員產生「貿易排擠」的不利效果。

台灣未能加入這些大型區域貿易組織,也未能和貿易關係密切的國家簽署貿易協定,已讓我國除資通訊產品外,其他的傳統製造業和專業服務業,都處於不利競爭地位,讓傳產陸續外移、服務業發展停滯,產業結構高度畸形化,也造成所得分配日益惡化,不少年輕人鋌而走險,到東南亞去搞詐騙,成為嚴重治安問題。可見,未能藉由區域貿易協定,協助產業發展的惡性結果,遠超過許多國人的想像。

當然,政府不可能不努力突破現狀,例如,亞洲開發銀行就透露,我國和印度從2021年底即展開貿易諮商,但迄今沒有任何媒體報導,極可能是為避免政治干擾而進行祕密諮商。若此事為真,那麼諮商已進行二年卻無結果,極可能是農業開放的諮商未能突破所致,因我國製造業競爭力強,對方一定相對要求全面開放農業貿易,而我方卻不敢貿然開放。但若連印度都無法搞定,我們不知未來如何和CPTPP或RECP國家諮商?這也讓政府大力宣傳的「申請加入」成為紓解國內壓力的工具而已,難以寄予厚望。其實,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神速,「智慧農業」頗有成績,若政府有心輔導,開放農業貿易根本不是問題。

有趣的是,在本次總統大選中,觀察三個主要政黨,綠營只提出要持續推動加入CPTPP,白營則非常積極地提出要加入CPTPP和RCEP;幾天之後,原先政見中不見這種概念的藍營,也跟進白營提出。我們肯定白營和藍營的積極態度,也呼籲綠營別忽視高達台灣出口額六成的RCEP,才能避免台灣經貿被邊緣化。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對新財經內閣的期許
下一篇
「財政愛國主義」再起 應妥善誘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