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扭轉「旅遊赤字」 要加把勁

在全球化和交通科技快速發展之下,旅遊業成為高利潤又環保的重要產業。 記者曾學仁/攝影
在全球化和交通科技快速發展之下,旅遊業成為高利潤又環保的重要產業。 記者曾學仁/攝影

本文共1371字

經濟日報 社論

在全球化和交通科技快速發展之下,旅遊業成為高利潤又環保的重要產業,全球各國無不卯足勁全力發展。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國際旅客已高達15億人次,亦即全球平均有五分之一人次出境旅遊,國際旅遊收入高達1.7兆美元,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豐腴標的。

去年疫情逐漸消除,雖有俄烏戰爭和國際景氣下滑的不利影響,但國際旅遊仍強勁復甦,人數回升到疫情前的六成。今年第1季更恢復到八成,全年有望恢復為九成。交通部觀光局設定我國今年入境旅客為600萬人次,僅為2019年1,186萬的50%,可說過於保守。前三季有436萬旅客入境,目標達成率已有七成三,全年目標大致可以達成。只是比起國際表現,這種績效屬於後段班,不像是競爭力排名全球前十的國家應有的表現。

觀光部門的消極態度,和我國在旅遊市場的整體表現,其實是相互一致的。台灣號稱「美麗之島」,但空有豐富旅遊資源和多元文化內涵,卻無法反映在國際旅遊的績效上。以2019年為例,出境旅客為1,710萬人,超過入境旅客(1,186萬人)達524萬人,是有巨大「旅遊赤字」的國家。但政府不以為意,既無意識也無計畫來扭轉這種赤字現象。

這種被動心態,當然影響旅遊相關業者的經營態度,並反映在旅遊投資的不足。致力於發展旅遊的國家,如泰國,幾乎每年都會出現新景點或舊景點的更新擴張,但台灣的旅遊景點幾乎是數十年不變,只見景點愈來愈陳舊,卻少見吸睛的新景點。別說難以創造國際口碑吸引境外人士,就連本地人也缺乏再次造訪意願,經常落入「門前車馬稀」的窘況。

然而,台灣有不少具前瞻潛力的旅遊資源值得開發;例如,環島步道和自行車道,若設置得宜且在適當地點提供補給配套(如適合環島遊之U-bike和補給休憩站),應可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前來體驗台灣的沿海美景。一些著名的登山古道,若經優化並配置適當補給站,亦可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尋幽訪勝。許多具歷史意義之古蹟,未能參考先進國家,提供豐富解說和吸睛之動態展示,平白喪失了眾多遊客,例如基隆自前清就是歷史重鎮,可以「北台屏障」建設出更有吸引力的歷史景點;國內其他具歷史意義之地點亦同。

其次,台灣對具觀光價值事物的想像力不足。全球多處都有蠟像館,展現名人蠟像,台灣當然也可有個「台灣名人蠟像館」,讓遊客透過蠟像解說了解台灣歷史文化。其他可產生觀光價值的博物館或展示館很多,如馬來西亞檳城有「食物博物館」、阿姆斯特丹有「性博物館」(限成人)、紐約州有康寧公司的「玻璃博物館」,都是熱門景點,台灣當然可以有個「歌星博物館」,呈現全球著名歌星的生平和名曲,特別是擁有大量東南亞歌迷的港台巨星;甚至可以打造個「戰爭博物館」,將古今中外著名戰爭和其因果靈活呈現,讓遊客學習更多歷史和教訓。

最後,政府為旅客思考的心態不足,無法與時俱進提供遊客方便。入境遊客常抱怨找不到垃圾桶,顯然為防堵亂投家用垃圾,連景區也遭池魚之殃;公共廁所不足,也缺乏路口指標;觀光夜市只收現金、衛廁不足,早已跟不上時代;許多景點缺乏視聽講解設施,外國旅客難以理解;旅遊相關產業(如民宿、餐廳、按摩SPA、美容美髮)缺乏品質認證機制,到處都會「踩雷」。

最嚴重的,是台灣旅遊住宿的價格太高,主因是台灣土地昂貴;提供旅館業完全免稅是解決方案之一,開放其使用移工來增加供給也是可以考慮的解方。

旅遊產業的多元效益巨大,值得朝野更多的關注與用心經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對新財經內閣的期許
下一篇
「財政愛國主義」再起 應妥善誘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