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小心 通膨還在你身邊

主計總處預估明年的通膨會達到2.16%。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主計總處預估明年的通膨會達到2.16%。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1417字

經濟日報 社論

過去三年在疫情和俄烏戰爭的肆虐下,導致嚴重的國際通膨,而為了阻止通膨,美國聯準會大幅提高利率,加碼超過5.25%。在貨幣供給快速減少的情況下,美國與國際上主要國家的通膨開始逐漸和緩,以美國為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去年6月最嚴重的9.1%,逐漸下降到今年6月的3.0%。本來大家以為通膨會很快回穩,沒想到7月再度上揚,8月美國CPI又回升到3.7%。台灣的情況非常類似,前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為1.98%,去年上升到2.98%,今年開始逐漸下降,到6月已經降到1.75%。但是,8月又再上升到2.52%,而且,主計總處預估明年的通膨會達到2.16%。這表示說,未來台灣的通膨可能會繼續上揚,政府和國人應該提高警覺。

長期以來,國內物價一直非常穩定,我國的CPI漲幅也就低於國外,從2000年以來,每年的CPI平均上漲率大約只有1%,但是從前年開始到明年的預估,這四年的通膨每年平均將會超過2%,這是過去20多年以來,從來不曾出現過的嚴重情況。在此同時,台灣每年的名目總薪資上漲率大約只有1.54%左右,因此如果CPI漲幅超過2%,將會造成國人的實質薪資變成負的,受薪階層當然不能接受。

此外,還有幾個重要因素讓國人對CPI上漲會很有感覺:第一,CPI是包含所有的消費商品,其中有一些商品的價格較穩定,但是國人並不會經常購買,比方說電視,因此這些產品的價格穩定,國人並不會有感覺。相反的,對於一些經常購買的商品,例如外食費8月的漲幅為4.26%,遠高於CPI;再比方說,每月至少購買一次的商品類指數8月漲幅為3.49%;另外,蔬菜類和豬肉價格上漲了13.33%和8.98%。這些商品價格上漲幅度遠超過CPI,會讓國人對於通膨很有感覺。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國計算的CPI中並沒有列入房價,而過去幾年房價漲幅遠遠超過CPI,也就是說,現在不包括房價在內的CPI其實是遠遠低估了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感受。因此,有許多學者建議,為了實際反映民眾對於物價的感受,應該把房價也列入CPI,或者至少應該另外列出一個包括房價變動的CPI,來反映真實的情況。

也許有人會問,台灣現在的經濟這麼不好,今年可能面臨保1的經濟成長率,為什麼通膨還會這麼嚴重呢?這裡有幾個主要的理由說明現在甚至到明年,台灣的通膨可能都無法被壓制住:首先,國際能源和原物料價格在短期之內可能都會維持在高點,其中俄烏戰爭僵持不下,造成原本逐漸下來的能源價格最近又有上升的趨勢,現在看來這些因素會長期存在,所以明年國際通膨也許不會這麼快就消失。

其次,除國際因素外,今年台灣的情況也相當特殊,現在很明顯的經濟「外冷內溫」,其中造成經濟成長率偏低的最主要因素是出口不順,到8月出口成長已連12黑,何時會出現正成長還很難說。但另外一方面,由於疫情剛過,民眾的報復性消費還存在,因此國內的消費其實還不錯,讓國內的物價不容易下跌。比方說,現在國內旅遊很熱,所以國內的旅宿和餐飲價格上升幅度都高於整體物價漲幅。

由於現在美國的通膨因素還存在,聯準會不敢調降利率,甚至還有再調升利率的打算;台灣的情況很類似,央行一直追隨聯準會的動作,只是我們的調幅較小。不過,我們已經連續三年物價上漲2%,明年通膨的情況可能仍然存在,因此央行必須要採取更謹慎的態度來面對。央行過去調升利率幅度累積不到1%,遠低於美國利率調升的幅度。因此,我們建議央行應該更密切的監控物價,有需要的話應該要採取更緊縮的貨幣政策才是。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日韓引進頂尖人才 台灣別落後
下一篇
解決貧富落差 對症下藥了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