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積極回應大陸貿易壁壘調查

大陸商務部。中新網
大陸商務部。中新網

本文共1368字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在今年4月12日啟動對台灣的「貿易壁壘」調查,時程為半年,到10月12日為止,即將到期。但視狀況最遲可以延長三個月,到明年1月12日為止,這剛好是台灣總統大選的前一天,引發許多想像的空間。

若大陸無意進行太多政治處理,那麼10月12日即將到來,接著很可能立刻會有動作,因為近來商務部和國台辦都對此事表達了態度,若非準備迅速處理,沒必要這麼早就表達立場。

中國商務部在8月17日的記者會中表示,初步調查台灣對大陸貿易措施涉嫌違反「非歧視原則」和「普遍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等世貿規則。而在回應是否會取消ECFA關稅優惠的詢問時,則表示商務部將會結合調查結論,依相關規定研究「採取相應的措施」。隔日,國台辦發言人接續表示,台灣違反了ECFA「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規範,支持相關部門的相應措施。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9月22日再一次明確表示,支持主管部門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

這些相關機構代表的發言,有如對台灣發出了「最後通牒」;相關產業心驚膽戰,但政府卻一幅老神在在,除回應對岸「純屬政治動機,台灣並未違反世貿規定,對相關問題願在世貿組織架構下繼續討論」外,沒有任何積極作為。的確,對岸對許多經濟事務的處理,都帶有政治動機,但歐美或台灣很多經濟事件其實也難完全排除政治考量。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我方的確禁止了對岸大量貨品出口到台灣(大陸控訴調查期間還從2,455項增加到2,509項),連在台的美商麥當勞都曾抱怨,無法使用對岸價廉物美的薯條原料;而大陸除極少數例外,基本上並未禁止我方對其出口。若政府繼續採取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鴕鳥式應對,接下來應該就會面對對岸全面中止ECFA,或隨便給個理由局部中止優惠項目,衝擊台灣石化、紡織、機械、農產品等產業的對陸出口。由於ECFA早收項目其實占總出口項目比率不高(約6%),這對台灣整體出口影響不會太大,但這些傳統產業會更加艱辛,只能進一步外移或歇業,產業結構更加不均衡,絕對不是大家樂見的結果。更令人憂慮的是,若對岸除了中止ECFA提供的早收清單免關稅之外,仿效我禁止大陸2,509項貨品進口,也相對禁制我方「相同項目」的貨品對其出口,那問題就大了,因為已涉及我方28%出口項目,且禁止進口的效果遠比課徵關稅要強烈許多,這就不是台灣經濟所能承受的了。

因此,為避免中國大陸真的施展嚴厲的「相應措施」而衝擊台灣經濟,政府應該對其「警示」有所回應,讓此事往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向發展。例如,宣布將在一定期間內檢討目前對陸方的管制措施,研議在一年內分階段大幅開放,以展現我方追求貿易自由化的決心。特別是在我方正努力申請區域貿易組織的此刻,這種適時的貿易自由化作為,正可表現出我方的決心和魄力,會在未來的貿易諮商中表現風範,不會「只取不給」,造成諮商耗時、甚至延宕狀況。而對陸方開放農工市場的結果,剛好提供我國面對貿易自由化、適應調整的機會,是個一舉兩得的良機,可以鋪陳面對CPTPP、甚至RCEP的市場開放準備,不宜只以負面衝擊視之。

若政府還是無法「開悟」,目前正在競選大位的候選人,其實都可以考慮提出上述政見,讓社會大眾看清誰是真正想解決兩岸貿易問題的人。而若能順利當選,應可迅速處理兩岸貿易紛爭,為台灣下階段的經濟發展奠定穩定的發展環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發展資產管理 引導資金參與基建
下一篇
布林肯訪華 美中關係邁入新階段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