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區域發展必須頭尾兼顧

1930年代,基隆曾是全台第三大城。本報資料照片
1930年代,基隆曾是全台第三大城。本報資料照片

本文共1376字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灣區域發展經過幾十年努力,各區域都有相當的發展,包括雙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甚至花東,都展現了建設和觀光帶來的活力和商機,也帶動鄰近區域的成長,令人欣喜。然而,在發展過程中,卻隱藏了一個奇特現象,就是台灣的頭部,也就是基隆市,卻在全台紅紅火火發展之下獨自憔悴,從一個商業鼎盛的海港,逐漸淪為雙北人都不常光顧的落魄後院。國一、國二和高鐵開通後,全台逐漸形成一日生活圈;特別是在五號國道開通之後,創新多元的宜蘭已成雙北人的「後花園」,數十年彷彿不變的基隆,已無法吸引尋覓創新美食和美景者的目光。

數據顯示了這個「台灣頭」的窘境:1930年代,基隆曾是全台第三大城,僅次於台北和台南。但在高雄港崛起之後,基隆獨攬大局的風光不再,1975年,基隆市的「平均每戶經常性收入」,僅以新台幣11.1萬元打平全台灣平均值,並落後於高市(11.9)、新北(11.6)、南市(11.4)、桃園(11.3),更別提北市的16.7萬元。

34年後,也是設立六都前的2009年,基隆的每戶年均收入107.3萬元,已落後於全台平均值(112.8萬元)5%,到2021年更大幅落後全台15%,在所有「市」行政區中敬陪末座,連宜蘭縣都超過基隆市。2020年主計總處人口和住宅調查中,基隆通勤人口比例高達60.2%,在22個行政區中「居首」,反映就近找尋合適工作的高度困難。

面對這種區域不均衡發展狀態,特別是就在全台首富的台北市旁邊,卻存在著這個「憔悴佳人」,成了一個強烈對比。但中央卻視而不見,「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大幅度補助了南部縣市,基隆卻還是未獲關注;奢望和台北市有更好連結、協助基隆發展的捷運延伸,也繼續成為空中樓閣。總之,基隆的產業發展停滯、人口未增,在全台被邊緣化,但政府卻對這種「南北不均衡」發展無動於衷。

如今,全球郵輪產業異軍突起,基隆因鄰近台北成為諸多郵輪進駐的要港,本該帶來發展良機,卻因市容老舊、景觀乏善可陳,讓郵輪旅客除到廟口小吃之外,少有過夜消費意念,乃至於基隆又淪為台北的「過路財神」,無法因郵輪停駐而帶動發展。

政府不應坐視這種區域不均衡發展,必須為基隆提出特別的發展方案。這不是對基隆的特殊優惠,而是健全台灣區域發展之必要,就像當年設立「高雄加工出口區」、提供企業特殊優惠,並非獨惠於高雄市,而是要帶動台灣經濟起飛之需。特殊的發展方案,可以有不同的類型,從強烈的「經濟特區」,到顯著優惠的「自由貿易區」,或僅提供租稅優惠的「商業特區」都可以考慮,但當然必須是能發揮激勵投資和貿易的規劃。更有連鎖效果的投資,可能必須由政府帶動,進行一些基礎投資,作為良性循環的引子,來帶動相關的投資和商機。

基隆往西在外木山沿岸因潮差極小,1980年代曾被考慮開發出30公尺深的超級深水碼頭;可惜後來以BOT方式發展了八里的「台北港」而衝擊基隆碼頭業務,也抑制了基隆發展。但台北港在淡水河出口、有泥沙淤積問題,可以考慮逐步發展基隆外木山深水碼頭,配合新北沿岸等地成為物流中心,激勵基隆發展。再配合美國曾實施有效的「商業特區」,減免租稅吸引商業投資到基隆,加上發展基隆自清朝以來極為豐富的歷史古蹟,才能吸引郵輪經濟開花結果。

但基隆市腹地有限,市區核心部分又分屬航港局、國防部和鐵路局,宜由行政院組成任務性質的「基隆發展小組」並納入相關機構,再研商出有效的發展方案和配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發展資產管理 引導資金參與基建
下一篇
布林肯訪華 美中關係邁入新階段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