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經濟景況「美升中降」其來有自

美中關係示意圖。 路透
美中關係示意圖。 路透

本文共1364字

經濟日報 社論

美中經濟近期一興一衰、一起一落,超出世人預期,算是一個意外,但深究其實,可謂其來有自,不算太意外。

美國聯準會迄今已升息21碼共525個基點,但美國經濟依舊強韌,經濟衰退的疑雲逐漸廓清,軟著陸的音調高唱雲霄,短期內可避免陷入衰退的數據愈來愈多,市場咸認通膨已降至足以支持暫停升息的水平。

相反的,中國大陸經濟愁雲慘霧,消費、投資、外貿頻臨熄火,房地產爆雷危機四起,通縮陰霾籠罩,世人擔心中國高成長時代終結,代之的是衰退、失落以及狼煙四起的危疑震撼。美國為什麼能脫拔而出?中國大陸為什麼深陷苦海?

首先,映在眼前的兩幅不同景象是,美國私人部門投資趨勢生猛,製造業訂單轉旺,在科技帶動下,工業生產成長,需求低迷的情況逐步紓解,供需動態平衡明顯改善。

反觀中國,面臨經濟增速劇降、供應鏈外遷和社會預期不佳等不利因素衝擊,出現了40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年度、季度經濟成長低於美國的現象。2023年上半年數據顯示,中美經濟量體差距繼續拉大,從去年占美國GDP約70%萎縮至約63%。這是自1976年以來美國第一次年度增速高於中國。美國官民對經濟的自信明顯上揚,中國則陷入沮喪與焦慮中。

關鍵之一是這幾年拜登政府挹注大筆資金,運用各種方法鼓勵投資及製造業返回美國,現已卓然有成。他上任兩年半以來,致力於半導體和清潔能源產業,已吸引全球超過5,000億美元的內外資私人投資。

中國則嚴密防疫干擾企業經營,並對民營企業強力整頓,房地產、平台經濟與補教業受傷慘重,銀行「國進民退」的資金配置與流向做得涇渭分明,產業鏈和出口產業大量外移,內外資對政策穩定性與經濟前景信心低落,導致投資嚴重萎縮。

拜登致力於營造友善的企業經營環境,政府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用在激勵消費與支援投資。今年6月以來,拜登政府眼見通膨穩步回落,就業持續強勁,乃利用契機加大力度進行公共投資,激勵了民間投資意願,政策提振製造業的規劃取得明顯成效。

中國民營企業的經營環境近年明顯轉壞,政策壓制、金融冷漠與行政干擾持續升高,導致民企意興闌珊,以往總體趨勢是外國向中國轉移、中國東部向西部轉移。

近年來,總體趨勢卻變成中國向印度、越南甚至美國轉移。中國實際利用世界對外直接投資(FDI)總額中的占比從2020年的14.5%降至2021年的10.5%。儘管中國仍是全球產業鏈最完備的國家,但大量產業鏈外遷,已對經濟成長造成重創。在美國牽頭以及戰狼外交肆虐下,澳洲、日本、韓國等國擺著一副不惜犧牲經濟利益,全面協同美國「去風險化」疏離中國的姿態。

拜登政府實際上已在大國博弈和經濟利益上取得可觀進展,國際奧援幾乎如斯響應。中國則在西方國家間愈來愈孤立,只能和南方國家抱團取暖。美國統合西方國家對「中國威脅」及「去風險」的政治共識已全面行動化,在地緣衝突、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東升西降」或許還是歷史大趨勢,但在短期經濟景況上已經讓位給「美升中降」。

中國目前的景況是高新科技發展被卡脖子,思想觀念上被「社會主義現代中國」卡腦子,國際話語權被卡嗓子,所以經濟陷入內外交困中。於是乎,歐美樂觀人士已為「西方重新崛起」造勢,「中國崛起終結」的氛圍則被大肆渲染,這個論斷難謂具有前瞻性,但對內外都在逆風逆水的中國而言,確實需要在發展戰略上深切自省,大幅調整,儘快重新回到尊重市場機制以及更大幅度改革開放的陽關大道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當沖降稅效益高 應再延五年
下一篇
聯準會不降息 美元走強恐成定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