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應考慮全面解禁團客訪陸

兩岸關係示意圖。 路透
兩岸關係示意圖。 路透

本文共1400字

經濟日報 社論

日前中國大陸公布,開放旅遊團至包括美日韓在內78個國家,台灣卻不在其中。在國內旅行業者強烈表示對政府不滿後,24日陸委會宣布規劃解禁台灣團客訪中,初期以每日2,000人為原則,且以宣布後一個月為準備期,視陸方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

我們讚許政府願意傾聽民怨,走出從5月至今「愈搞愈僵」的兩岸交手過程,但提出的規劃不確定性高,不僅讓國內旅遊業不知如何接團,對岸不買單的可能性也高。

5月19日大陸當局宣布恢復大陸旅行社接待台灣團,我們政府卻堅持公平原則,要求大陸須同步開放陸客組團來台,冀望透過小兩會(台旅會、海旅會)協商之後同步開放。

在對岸「已讀不回」台灣當局的小兩會協商期待後,台灣的態度轉為強硬。上月大陸官員及旅行業者申請來台參加「2023台北夏季旅展」,政府以「兩岸觀光未開放,大陸官員沒有來台必要性」,把70多名大陸省級地方官員名單駁回。台灣政府這樣的作法表明立場,但結果只是愈搞愈僵。

目前政府的規劃,表面上是開放團客訪中,實際上卻有「視陸方回應」這個前提。若是大陸無回應,兩岸旅遊僵局依舊死巷一條。因為不確定性高,在未來一個月準備期,旅遊界者也不敢接團,不然到時候台灣政府禁令沒開,只是討消費者罵。

再者,一日2,000人上限的規劃也不知其所以然。疫情前台灣1,700萬的出境旅遊人次中,有400萬是到大陸。此外疫情前台灣4,000家旅行社,有九成發團到大陸。大陸旅遊團對台灣民眾以及業者都是重要市場,政府在這個龐大市場需求上面,硬加上一個只能單月出團6萬人的限制,恐只會招來民怨。

現在礙於政府的赴中限團令,旅行業者跟民眾只好化整為零,低調招團以個人旅遊名義出境到大陸再集合,或者掛羊頭賣狗肉,以考察團名義大陸旅遊。日前發生台灣民眾參加考察團名義,去大陸張家界的旅遊團,因為機票上名字被旅行社打錯上不了飛機的事件。日後在一日2,000人的限制下,需求無法被滿足的民眾,就只能找在灰色地帶鑽洞的中小型業者,專業度與保障度都不夠,最後倒楣的還是小老百姓。

問題的所在,是政府一直堅持兩岸之間的形式平等,但是兩岸經貿從來就不是形式平等。舉一個例子,台灣與大陸皆為WTO會員,依照WTO原則,原應互相給予對方最惠國待遇,惟台灣政府考量開放大陸農產品可能對台灣農業造成衝擊,在台灣加入 WTO後繼續管制大陸許多農產品進口,未給予大陸最惠國待遇,但大陸對台灣農產品並無此限制。如果大陸堅持形式公平,早在WTO以農產品不平等貿易提告台灣了。

大陸商務部在8月17日透露,根據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的初步結果,認定台灣對大陸確實存在違反WTO規則的不公平貿易。國台辦也加碼提到,基於商務部調查要「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關稅優惠」。在兩岸經貿風雨飄搖的這個時刻,陸委會還在堅持兩岸旅遊要形式平等,讓人感嘆政府缺乏大局觀。

全面開放台灣團客訪中,是台灣現在向對岸拋出橄欖枝的好機會。今年大陸是後疫情景氣復甦年,極需海外觀光客。據統計疫情爆發前大陸在2019年第1季旅行社接待的入境旅客有370萬人,今年第1季卻只有5.2萬人,其中有將近一半來自免簽證的台灣、香港和澳門,顯示對於現階段的大陸而言,台灣團有一定的意義。

建議政府應全面開放台灣旅遊團進大陸,這樣展現善意後,大陸當局內的友台單位,也才方便幫台灣運作陸客來台解禁。雖然台灣展現善意不一定會讓兩岸的經貿動盪,有馬上見效的改善,但至少好過於這幾個月來愈搞愈僵的困境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日企重視股東權益改革 值得借鏡
下一篇
對新任經濟部長的期許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