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日銀邁向貨幣政策正常化

日銀總裁植田和男。 圖/路透
日銀總裁植田和男。 圖/路透

本文共1463字

經濟日報 社論

央行首長有說謊的權力,日本央行總裁更有嚇人的習慣。日銀前總裁黑田東彥主政十年期間,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震撼市場之舉,現任總裁植田和男顯然有意「黑規植隨」,28日意外宣布調整「殖利率曲線控管(YCC)」政策,再度令市場大吃一驚。

何謂YCC?這是黑田於2016年的創舉,號稱是「量化(quantifying)」兼「質化(qualitifying)」寬鬆措施。最初是將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中心點設定在0%,允許市場殖利率在上下各0.1個百分點的區間內波動;一旦殖利率達到0.1%,日銀便無限量買進公債,將殖利率壓低到0.1%以下;到2018年時將波動空間擴大到上下各0.2個百分點,2021年波動空間擴大到上下0.25個百分點,去年12月再擴大為0.5個百分點。

這套政策與其他央行實施的「量化寬鬆(QE)」政策差別甚大。第一,其他央行雖然也購買資產,但會宣布總金額及每月的金額上限;但日銀則是「無限量」買進。第二,他國央行並不會設定公債市場的殖利率區間,由市場自行決定,但日銀卻對市場殖利率設定極為狹窄的空間。換言之,日銀其實是「量化」、「價化」雙管齊下。效果是確保殖利率夠低,缺點則是扼殺市場機能;試想,投資人既沒有價差可賺,又沒有利息可拿,誰還想買公債?結果就是日本尚未到期的公債之中,一半以上都抓在日銀手中。

2022年之前由於日本仍陷入通貨緊縮,日銀這套政策的副作用還不明顯;之後隨著通膨回升,甚至超過2%目標,YCC政策的副作用逐漸顯現。由於美、歐及多國央行大幅升息,日本資金大量外流,透過「利率匯率雙重套利(carry trade)」操作,追逐國外更高的報酬率,導致日圓大幅貶值,通膨逐漸升高。日本從通縮恢復到通膨,當然是好事,表示經濟逐漸恢復活力,不再是一潭死水;但既然經濟環境改變,則長期以來的超寬鬆政策顯然已不合時宜,必須回歸正常化,於是改革YCC政策也就成為日銀的優先要務。黑田去年12月驟然擴大殖利率波動空間,已經在為繼任者鋪路,因此植田調整政策只是早晚而已。

日銀宣布的新政策,是讓10年期殖利率「更有彈性」。區間的上限仍為0.5%,但若超過0.5%時日銀並不會立即干預,只會在達到1%時才出手,這實際上就是將提高上限。保留上限,是表現出日銀的態度,強調政策尚未完全轉向,希望能藉此威懾市場投機;但容忍殖利率超標,則是為了保留彈性,並測試市場動能,為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爭取更多的觀察時間。

日銀會改變政策,第一項原因是日銀對經濟堅韌與通膨不墜更有信心。日本6月整體通膨率年升3.3%,是八年來首次超過美國;國際貨幣基金(IMF)發表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季報中指出,日本通膨可能升高,日銀政策應更有彈性,而且可能會擺脫YCC政策;日銀本身也把2023年度(明年3月底止)的預估通膨率由1.8%提高到2.5%,因此貨幣政策確有轉趨正常化的必要,以免重蹈美國聯準會貽誤戎機的覆轍。

第二項原因則是日本與歐、美之間的殖利率差距,隨著美國聯準會(Fed)及歐洲央行(ECB)持續升息而進一步擴大,去年12月日銀調整政策對日圓匯率的支撐力道已經耗盡,今年來日圓對美元已貶值約10%,將加重日本通膨壓力,日銀必須再度調整YCC政策不可。日銀如果一定要等通膨達到2%才出手,則政策調整又將落在通膨大勢之後。

日銀這次的動作,只是政策轉向的一小步,但卻是植田總裁上任後朝向貨幣政策正常化邁出的第一步,接下來將是正式提高YCC上限,之後完全廢除,並取消負利率;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將是日資回流,日圓回升。速度或有快慢,但方向已十分清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富中央卻窮地方 財劃法應修正
下一篇
聯準會不降息 美元走強恐成定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