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產業轉型得過且過 自食惡果

中國大陸近期宣布對台灣啟動貿易壁壘調查,理由是台灣長期限制大陸2,455項農工商品進入台灣。聯合報資料照
中國大陸近期宣布對台灣啟動貿易壁壘調查,理由是台灣長期限制大陸2,455項農工商品進入台灣。聯合報資料照

本文共1352字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近期宣布對台灣啟動貿易壁壘調查,理由是台灣長期限制大陸2,455項農工商品進入台灣,調查報告最快會在10月12日前出爐,但不排除情況特殊時,展延至明年1月12日,也就是台灣總統大選前一日公布。過去,大陸多將兩岸事務視為內政一環,鮮少訴諸國際,如今大陸貌似將循WTO管道,甚至也依WTO規範,通知我方代表團,大陸政策一夕轉向,台灣更要妥善接招。

兩岸分別在2001年底、2002年初加入世貿組織,儘管雙方皆為世貿成員,必須相互提供最惠國待遇,但是,20多年來,我方動輒以當年入會時,雙方未曾談判,甚至是以國家安全、產業保護為由,禁止大陸兩千多項農工產品來台。

舉例來說,今年初,曾有議員向經濟部舉報,在市面販售的大陸螺獅粉包裝印有統戰標語,要求下架。經濟部隨後是以從未開放陸製粉條類產品進口為由,要求所有實體通路及電商平台立即下架。何以粉條該禁呢?經濟部的理由是,考量國內產製情形及保護國內業者,以免造成市場替代及排擠作用,形成不公平競爭。

年初的經濟部,看似於法有據的搬出《兩岸貿易許可辦法》,殊不知,三個月後,回馬槍來了,大陸直指,就是這兩千多項的禁止進口,構成了兩岸貿易壁壘。

未來,大陸的螺獅粉能否堂而皇之進口台灣,還有變數。實際上,以台灣市場的胃納量,不管是螺獅粉,或是這兩千多項禁止進口品項,如活牛、豬、山羊、雞、鴨,或是蘋果、草莓、柑橘、茶葉、蛋等,全數加總所能得到的貿易利益,恐怕並非大陸核心關切,否則這些歧視性待遇都實施20餘年了,卻直到今日才來討公道,豈不怪哉?!那麼,大陸舞劍,志在何方呢?

過去,大陸之所以不願在WTO碰觸兩岸事務,一來是矮化台灣,二來也避免台灣藉此彰顯主權,例如大陸多次對台啟動反傾銷調查,卻常未按照WTO規範通知我國,前來做反傾銷調查的團體,亦多強調是民間身分,無涉官方。

不料,大陸這次大張旗鼓,顯示今後在對台事務上,又多了一個國際「新工具」,而大陸也頗有意昭告天下,在長年的兩岸經貿往來中,不遵守自由貿易的是台灣。

不過,弔詭之處也在於, 大陸雖是打破慣例,循WTO代表團通知模式,但不代表大陸完成貿易調查後,最終會向WTO提起曠日廢時的訴訟。近來就有不少國內專家提出,大陸可採行的報復措施,包括了相對禁止台灣兩千多項產品進口,或是選擇出口前百大的廠商作為制裁對象,甚至也有人臆測,大陸將終止兩岸經貿協議(ECFA)作為報復。

不管大陸的調查報告,會不會等到台灣大選正熱時才出手,這樣混雜政治決定的時間壓力,已足以構成干擾。台灣現在「唯二」的兩件要事,一是必須趕緊務實檢討這兩千多項產品,畢竟當年設限的時空環境,與今日已經有相當大的差別,台灣不能再以空洞的國安與產業保護理由帶過。近期也正逢我國有意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面對大陸積極運作要優先台灣加入,台灣就算現在不檢討,日後也繞不過大陸,或者其他成員的挑戰。

第二件要事,也在於台灣的產業轉型,真的不能再打假球了。殷鑑不遠,這次蛋荒猶如一面照妖鏡,照出台灣從產銷到通路,統統有問題。試想台灣禁止大陸雞蛋來台至少十年了,蛋產業卻是十年如一日,傳統雞舍依舊占八成,且缺乏公開透明的訂價機制,如今燒出史上最長蛋荒,足以佐證單是保護主義,非但無法提升民眾生活福祉,反而成為政府產業政策失靈的遮羞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彈性育嬰假有助提升生育率
下一篇
Fed政策運作空間急劇萎縮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