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國泰產險進軍離岸風電 聚焦三大面向損害防阻

本文共1118字

聯合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即時報導

繼太陽能光電損害防阻之後,國泰產險下一步已進軍離岸風電。國泰產險指出,已透過工研院、金屬中心、船舶中心等機構協助進行公司內部核保、理賠、再保、業務、損防等崗位同仁進行系列訓練課程,並針對歷年承保的案場利用天災風險評估軟體(TRM)進行離岸風電模組風險分析,以分析結果提供核保或再保單位作為風險評估參考。

國泰產險也坦言,離岸風電風場開發相較於陸域複雜及困難許多,主要原因在於國內過去缺乏相關經驗與基礎設施,同時海事作業具高危險性與不確定性,加上過去二、三年疫情導致的缺工、缺料影響下,對案場施工過程與相關損害防阻措施來說,具有相當高的風險性與挑戰性。

為強化經營團隊的風險辨識能力,國泰產險表示,已固定派員參加GWO(Global Wind Organization ) 全球風能組織所舉辦的基本安全訓練課程,此外,包括風力發電機組,不論陸域或離岸的建置,包含案場的地質、海象、風電機組的形式及基礎、包商的設計及施工經驗等,均成為各單位分工的重點。

對於離岸風電工程更細部的損害防阻工作重點,國泰產險主管分析,根據過往國外經驗,離岸風場建置過程最大的風險在海上施工階段,包括水下基礎打設、轉接段及塔架吊裝、機艙吊裝、葉片吊裝、變電站架設、海纜佈設等,造成損失的主要因子來自颱風、地震等天災事故,以及設計、製造錯誤與操作不當等人為疏失,主要的損失主要發生在三大塊,即海纜、水下基礎與葉片的損壞,及工作船的租金,這些均與海氣象條件的掌握有密切關係。

其中損失率最大的在於海纜。對此國泰產險說明,根據國外經驗,海纜是損失頻率最高且損失幅度最大的項目,主要原因包括纜線佈放速度控制不佳、在佈纜船安裝容器上裝載不良、工作船舶升降腳踩壓、船錨或漁網勾纏拉扯等因素導致斷裂,極容易受其他外力影響導致損壞。

至於水下基礎與葉片均為動輒數十公尺的大型組件,國泰產險認為,在海上進行安裝作業控制不易,尤其風大浪高的環境下,若技術或經驗不足、吊裝機具使用不當或控制不佳,則發生碰撞損壞的風險極高。

而在工作船租金上,國泰產險也深入分析,由於台灣目前工作船主要來自於租用國外工作船隊,租金費用相當昂貴,而且自離港開始起算,因此工作船租金往往佔施工成本極高比重,若因海氣象不佳以致工作船無法出海作業,則在租金照算的狀況下,往往會有高額的成本支出。

國泰產險也建議,過往國外經驗以及近幾年國內陸續建置離岸風場的實際運作模式:「離岸風場建造施工階段的損害防阻主要還是透過海事保證鑑定(Marine Warranty Survey,MWS)來執行!」由於主要的海事作業均須經MWS第三方公證單位的核可方能進行,對於缺乏相關經驗的國內保險公司來說,MWS可以作為風險控管的第一道防線。

離岸風電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離岸風電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510地震 台積電:未達公司疏散標準 不預期對營運造成影響
下一篇
蘋果新iPad衝刺出貨 台積電等供應鏈沾光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