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碳交易所將上路 針對碳稅台塑化董座陳寶郎提三大建言

本文共1067字

經濟日報 記者魏鑫陽/台北即時報導

國內碳交易所22日即將上路,接下來就是碳稅即將開徵,512家排碳大戶成為首波對象。台塑化(6505)董座陳寶郎提出三大建言,一、碳費恐形成綠色通膨,減碳轉型仍須政府支持;二、盼交易所提供足量碳權與流動性;三、碳交易政策尚未明訂,企業自主減碳提案尚無遵循目標。

陳寶郎強調,徵收碳費僅是政府減碳手段之一,惟淨零排放應是國家整體目標,需要政府整體政策與完善的法規架構,從能源結構配比、政府公共治理、產業低碳轉型以及民眾日常生活共同推動,而非僅以徵收高碳排產業(能源相關)碳費做為唯一手段,仍須考量對於社會的衝擊、輔導企業轉型、並給予相關補貼,方能刺激誘因等等方式。

「碳費恐形成綠色通膨,減碳轉型仍須政府支持」,陳寶郎表示,考量國際情勢,若碳費收取過低,面對CBAM的執行,政府將無法把資金有效運用於減碳項目的發展,但碳費過高亦墊高企業成本影響產品價格、扼殺競爭力。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碳費將成政府執行減碳重要議題之一。

期盼政府多與產業協商、以訂定碳費基準,並設定合適的試行期間,讓企業有足夠時間準備相關因應對策,藉此減緩衝擊。同時建議政府,可參考歐、美、日等補貼措施較完善的國家,在執行淨零路徑規劃的同時,明確訂定相關研究及投資補貼政策,將有助產業降低減碳成本、提高投資節能項目意顧。

「盼交易所提供足量碳權與流動性」,陳寶郎表示,台灣碳權交易所雖然已於8月成立,但初期僅提供諮詢服務,有關碳權交易規則等內容,仍待後續子法與施行辦法公告。而產業端面對減碳壓力下,對於碳權需求可能數量龐大,而國內實際所能產生的碳權數量是否足夠,抑或是需要引導具有公信力之國際碳權方能滿足企業需求,針對碳費是否有抵用上限規則,仍有待碳權交易所方面盡早釐清並制定交易規則。

同時市場價格仍須合理、其交易是否具有流動性,不至於造成有價無市或滑價現象嚴重,亦有賴於造市商方面提供市場流動性,便於橋接企業需求端與碳權供給端之市場機制運作。

「碳交易政策尚未明訂,企業自主減碳提案尚無遵循目標」,陳寶郎指出,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針對年排放量逾2.5萬公噸二氧化碳企業,政府規劃將分階段徵收碳費,屆時將開放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只要執行製程改善或投資減碳措施達成指定的減量目標,即可適用優惠費率,未來主管機關將依不同企業的狀況制定減碳目標。

盼政府在針對各企業明訂減碳目標法條的同時,亦可開放多與企業溝通,了解企業當前減碳規劃、目標及執行因難處,將有助政府制定合理化之目標;國外碳權可抵碳費額度,乃盼政府盡早規劃明定,以便企業盡早完善短、中、長期減碳規劃及碳權配額方針。

資料來源:採訪整理。魏鑫陽/製表
資料來源:採訪整理。魏鑫陽/製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驊提升資產使用效益成為包租公
下一篇
高通獲利彈升台廠跟著旺 台積、京元電利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