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亞洲漿紙會議 聚焦三主題

本文共73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亞洲漿紙會議停辦五年後,今年由台灣造紙公會接手恢復舉行,總計162位來自台灣、日本、韓國、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等地區近60家公司代表參加。會議聚焦環境、社會、治理(ESG)、氣候變遷以及科技創新三大主題。

造紙公會理事長黃鯤雄表示,亞洲在全球造紙產業舉足輕重的角色。根據國際研究組織RISI統計,2021年亞洲總產量達1億9,992萬公噸,占全球總產量47.2%。全球前十大生產地區中,亞洲國家就占了五個,包括中國、日本、印度、印尼、韓國,台灣緊次於泰國、越南排名全球第22大造紙地區。

近十年亞洲造紙產量成長率也領先其他區域,亞洲區造紙2021年總產量1億7,436萬公噸,與2012年相比成長14.66%,同期歐洲成長2.51%、北美不增反減8.57%、拉丁美洲成長9.76%。進一步分析亞洲內各造紙市場,以越南發展最為快速,產量從2012年的188萬公噸,到2021年已來到448萬公噸,成長2.3倍,而其人均消費量只有53.3公斤,顯示越南市場未來不容小覷。

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表示,全球製漿造紙業中,亞洲區因天然資源有限,工廠主要為純造紙廠,少數漿紙一貫廠,能源燃料來源以煤炭為主;歐美地區天然資源豐富,工廠多為漿廠或漿紙一貫廠,主要燃料來源為生物質及天然氣。因此,亞洲區製漿造紙業CO2排放以化石燃料來源較高,歐美地區以生質來源排放較高。也因此,面對各地政府減碳要求及碳邊境關稅壓力,亞洲區較歐美地區挑戰更大,需採取更多行動資助創新技術和實施減排政策。

台灣今年2月頒布「氣候變遷法」,造紙業從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三大策略致力節能減碳,宣示在綠電、生質料源、電力係數等外部條件充足搭配下,2030年碳排量可望降至361萬公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臻鼎法說會/董座:第2季淡季不淡產品多元化 看好 AI 應用
下一篇
台積電股東小確幸 季配息增至4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