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每30分鐘新增一名病患,失智症醫療突破,資金簇擁生技3大族群的虛與實

提要

失智症醫療重大突破 延緩病症現曙光

本文共1016字

財訊雙週刊 編輯部

抗失智、抗老和抗癌是全球人類最急迫性的需求,解決方案堪稱是醫療聖杯。在甫結束的亞洲生技大展中,不難看出在這三大醫療趨勢下,醞釀著許多熱門商機。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製作「失智症醫療大突破」專題,深入報導失智症的醫療突破,及國內外大廠布局相關醫療領域的最新動態;同時也解析熱門生技族群股價漲勢的虛與實。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占比7.54%;介於正常老化與失智症之間的輕微認知功能障礙,則有17.99%,相當於25%的長者有認知衰退風險。

失智症是包括記憶、語言、知覺、思維等等認知功能障礙的統稱。這個病症有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路易氏體症、額顳葉受損等不同病因,但無論成因為何,幾乎都令醫療團隊束手無策。不過,今年7月,美國FDA通過第一個證據顯示可以延緩疾病進展的阿茲海默症新藥,分別是衛采(Eisai)和百健(Biogen)合作的阿茲海默症新藥Leqembi,這不僅是失智症家庭的福音,生醫界也全動了起來。

從束手無策到出現一線曙光,新藥再次把眾人視線拉回到失智症議題。尤其是全球逐步邁入高齡社會,而失智症盛行率較高的族群正是65歲以上。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失智症列入全球第7大死因,美國更是名列第6大;而台灣雖然只列為第13大死因,但有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台灣的失智症診斷率較低。

全球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台灣則推估每30分鐘增加一位失智患者;另外,每年全球為失智症患者提供「非正式護理」的時間,相當於6700萬全職員工的時間,隱形經濟成本相當高。

國際間將失智症分成3類。占比最大的是「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路易氏體症、額顳葉失智症皆屬之。第2類是「血管性失智症」,通常是因為腦中風或是腦血管病變,導致腦細胞因血液循環不良而死亡。第3類則是因為疾病引起的失智,例如腦創傷、新陳代謝異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營養失調等等。

《財訊》報導指出,台灣目前也有廠商耕耘阿茲海默領域,但大多是周邊或處於較早期。例如旭富供應TauRx的原料藥,法信諾計畫開發阿茲海默核酸新藥,基龍米克斯則是核酸供應商。此外,台塑生醫的外泌體相關研究,奎克與磁量的檢測布局,安立璽榮的激酶抑制劑一期臨床,美力齡生醫開發的薑黃素衍生生物製劑。

銜接這股國際失智症治療新風潮,台灣的臨床水準相當高,可以爭取更多失智症相關的臨床試驗在台灣做,汲取經驗並與國際大廠打好關係,對台灣的產業絕對是有利的。

【完整報導詳見財訊691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南寶:規劃中越印3地擴廠 今年營運拚重返成長軌道
下一篇
鴻海搶 AI 商機火力全開 旗下FII衝相關伺服器四成市占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