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積電是我們的指標!陽明交大半導體系年花5,000萬營運「無塵室」,還沒招生各國已搶預約合作

攝影/劉咸昌
攝影/劉咸昌

本文共1882字

今周刊 撰文 譚偉晟

陽明交通大學新創立的半導體學系,預計在113學年開課,這個不同於半導體學院的教育系統,將如何因應當前半導體人才供不應求的問題?

解決台灣半導體人才供不應求的關鍵拼圖,正要一塊塊拼上!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報告指出,2022年台灣半導體人才缺口平均每月3.5萬人。為了解決人才荒,目前除了台大、陽明交大、成功、清華四所大學成立半導體學院提供碩博士教育,還有台積電與多所大學開設半導體學程,以及多所科技大學與半導體廠合作的相關科系。

今年6月,陽明交通大學籌備數年的半導體學系拿到了教育部核准,籌備計畫主持人、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李鎮宜說,這將是擴大半導體人才最關鍵一步,「向下扎根,擴大人才庫。」

研究型大學首見半導體學系

陽明交大的計畫,是以目前奈米學士班為基礎成立半導體學系,並分為奈米組、半導體組,「現階段每年招收60位學生,希望可以逐年增加到90位。」李鎮宜說明,從2020年開始跨系所討論,如今教育部核准後,明年8月1日新學期開始讓半導體學系正式運作,這也將成為台灣研究型大學中的第一個半導體學系。

事實上,陽明交大半導體學系的成立,背後是近3年來在台灣半導體教育發展上未能擴大人才培育的問題。李鎮宜解釋,儘管台灣已有四所大學成立半導體學院培育碩博士,但受限大學部向上供應的學生數有限,改善半導體人才缺乏的情況仍不夠理想。

李鎮宜以陽明交大電子所固態組為例,這個領域偏重製程研究,「陽明交大自己的學生,徵選的時候開出30個名額,結果沒有任何一人報名。」未受自家學生青睞,李鎮宜解讀是出於產業薪資的差異,特別是晶片設計高於半導體製造產業,讓學生更偏好選擇其他領域。

「過去幾年,AI(人工智慧)相當熱門,我們也看到電子電機的學生往那個領域走。」李鎮宜這句話背後,是半導體製造領域從30年前還是電子電機學生最看重的發展方向,如今卻漸漸不得學生青睞。前身為交通大學電子工程所,始終是台灣半導體產業教育重鎮、更曾培育出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的陽明交大電子所,開始思考如何改變。

改變的起點,從2020年逐步展開。「我(2022年)12月1日接下院長前,大家就開始在討論。」陽明交大電機學院院長王蒞君回憶,最初的討論重點,就是要吸引學生回到半導體製造這個核心上。

課程側重實務 延伸未來應用

「半導體(知識)是從物理、化學到電路設計環環相扣的。」王蒞君觀察,從最基礎的固態物理,透過物理定律製造晶片、提供軟體甚至AI的應用,「這就需要從基礎物理、數學培養。」李鎮宜進一步說明,在扎根基礎的同時,半導體學系也要延伸到未來應用,「比方說量子科學,我們規畫的課程有很多未來科技的項目。」

規畫的另一個重點,是讓教學更聚焦。李鎮宜透過量子元件的課程說明,「從三奈米到原子層級,量子效應要怎麼克服?相關材料要怎麼調整?」他解釋,有別於傳統電子電機廣泛的理論課程,半導體學系有其側重的教育內容,「四年會非常扎實,等學生進入研究所便能培養成高階半導體人才。」

師資部分,李鎮宜透露,除了校內教授,也持續尋找國外老師。另外,學校的無塵室設備是陽明交大半導體系的一大亮點,光是營運費用一年逾五千萬元。

用課程設計栽培重點人才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招收國內外學生。「台積電,是我們的指標。」李鎮宜指出,隨著近年國際半導體產業重要性提升,以及台積電在台灣發展的亮眼成績,陽明交大半導體學系有信心能吸引學生加入。

不只如此,李鎮宜也透露新成立的半導體學系正與台積電建立實習機制,「不管是台積電國內還是國外的廠區,我們都有一些產學合作。」有了台積電這個合作夥伴,陽明交大半導體學系吸引了外國學校的目光,「日本熊本大學六月底有來討論合作,我們也有在跟美國普渡大學談。」李鎮宜說道。

目前,陽明交大半導體學系雖尚未正式揭牌,但李鎮宜透露已經與越南、馬來西亞的學校簽約合作,「我們希望(陽明交大)半導體學系成為國際人才培育平台。」

當少子化趨勢持續,台灣半導體學系的成立,對培養本土甚至廣納國際半導體製造領域人才,肯定是重要助力。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她47歲罹乳癌2期「體內塑化劑誇張超標160倍」!劉博仁:少用沐浴乳「7秘招防毒保命」

達人存股1500張00878,現在賣掉能賺644萬,為何我不賣?「零成本存股法」1個理由,我很少定期定額

陪鬱悶公務員吃咖哩飯,39歲男靠「出租自己」5年賺近900萬:用不同方式照顧需要陪伴的人

千萬別碰這7種讓你變窮的習慣!「創造複利,延遲享受」才能在中年以後華麗變身

台達電、華城、康舒.. 特斯拉超充擴版圖,概念股長多!一表看懂特斯拉充電樁概念股有哪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今周刊》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2018、2019年蟬聯金鼎獎「最佳財經時事雜誌」、屢獲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等大獎肯定。專注掌握國內外財經脈動、深度報導產業趨勢、推動台灣進步,備受各界肯定。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公司治理評鑑 台灣高鐵連7年排名前5%
下一篇
美超微、超微同聲示警 AI 鏈缺料三台廠即刻救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