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高盛資產管理2024年投資展望 四大主題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和投資策略

本文共2837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全球投資人已充分適應了疫情帶來的衝擊、地緣政治風險增加和通脹飆升等因素。但鑒於當今世界增長波動性更大、資本成本更高、地緣政治持續不穩定,仍有必要不斷調整投資策略。高盛資產管理認為,各資產類別、行業和地區之間的回報差異將在新的一年繼續擴大,投資人需考慮的選擇和權衡將更為複雜。

高盛資產管理預計將在2024年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和投資策略的四大主題包括:

固定收益:債券回歸,但著重於質素。 由於利率預期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著重質素的策略有助投資人選擇能夠承受更高融資成本,以及對私募信貸採取策略部署的債券發行人。 雖然收益有所提升,但差異化亦更大,這突顯了主動管理與精眀選擇的價值。

負收益率債券從2020年底的18兆美元高峰降至近乎零的水平。投資者向優質企業放貸可以賺取4-6%的收益率,是2009-2019年平均值的兩倍。

美國投資級企業信用市場的基本因素依然穩健,許多企業可能有能力承受2024年較高的融資成本。

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市場也偏向投資級的資產,標準普爾和惠譽的平均指數評級為BBB,但殖利率接近8%。 這種較高的回報潛力反映流動性和市場熟悉度偏低,為具有新興市場專業知識的資產管理人創造機會。

高盛資產管理亞洲固定收益主管Salman Niaz表示:「經歷十多年的低利率之後,投資者普遍認為股票之外別無選擇 (TINA)的情緒終於發生轉變。 市場上有合理替代 (TARA),包括優質政府債券等的核心固定收益投資。 在美國,流入固定收益的資金高於股票;在歐洲,固定收益的資金流入高於現金。 根據以往經驗,這種情況將會持續,因為債券資金流動往往在升息週期結束後回升。私募信貸及部分新興市場的固定收益將會是亮點。 」

Niaz 補充:「在企業盈利保持強勁和併購策略偏向保守的情況下,投資人可以在優質的信貸中找到合適的風險調整後回報機會。在高融資成本的環境下,信貸評級較低和以未對沖浮動利率融資的公司應對更高利率可能更具挑戰性,投資人可以透過投資週期贏家、在一級和二級市場獲取超額的流動性溢價及高質的現金流。」

顛覆性技術:人工智慧、軟件、醫療保健和生物技術將大有可為。當系統性風險帶來回報的機會較低時,產生超額回報就顯得更加重要,尋找未來贏家的策略成為關鍵。投資人透過對選定的大、中、小型科技公司配置以平衡在美國大型科技股的投資,有可能會找到被市場低估的長期贏家。

大型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正外包部分研發、臨床試驗管理和營運、藥物生產、醫療和監管事務、市場准入和溝通等核心業務職能,帶來巨大增長潛力。

醫療服務供應商需要針對工資調整、人員短缺、供應鏈通脹、消費者需求低迷、臨床醫生不足和報銷困難等問題上的解決方案。

公開市場上,生物技術板塊遭遇寒冬,估值跌至十五年未見的低位。

隨著2024至2025年人工智慧工作負載增加,對更多觀察、監控和資料管理的需求將進一步推動軟件和雲技術優勢。

高盛資產管理股票基金經理林宗賢表示:「資料中心建設正處於早期階段,以支援企業運行人工智慧工作。預計到2026年前,雲端服務供應商將持續增加資本投入。儘管2023年市場主要聚焦少數領先企業,但隨著該領域從AI訓練擴展至推理,2024年應有更多供應商在資本投入趨勢下獲益。」

永續發展:公開和私募市場機會持續湧現。許多投資人已意識到,永續投資回報不僅具有吸引力,回報可觀,且日益具有競爭力。轉型及「改善型」基金為高碳產業領軍企業提供資本的同時也鼓勵經濟效益,推動脫碳策略。由於今年估值回落,清潔技術公司引人注目。

高盛資產管理預計到2030年,全球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將達到4.7太瓦時(或300個超級工廠),支持可再生能源電力和電動汽車的增長。

要讓全球經濟75%脫碳,高盛資產管理預計每年耗資達3.1兆美元。已從小眾變為主流的綠色債券將成為重要資本來源。自2007年首次發行以來,綠色債券已擴展為2兆美元的全球市場。

高盛資產管理永續投資與創新平台亞洲主管 Neil Mascarenhas 表示:「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但正在改變商業模式以減少碳排放的企業,在估值打折的情況下為市場提供投資機會。約八成的範圍1、2和3排放量來自公開股票市場22%的公司。幫助這些企業轉型可以切實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帶來正面的影響。」

因社會經濟差距擴大,減少不平等變得尤為迫切,下一個投資人關注的可持續發展領域將是社會影響。為可負擔住房、普惠教育和醫療保健提供社會解決方案的公司,以及提供普惠金融、健康生活、潔淨水和衛生設施的公司,會極具吸引力。

不斷增長的私募市場提供通脹對沖、更高回報和多元化機遇。一些公司必須進行實質性轉型,以適應新的市場情況和長期趨勢。因此不少企業傾向於私募資本而非公開市場融資,以便在季度性業績披露週期以外推進其轉型策略。

如今,投資於私募股權、房地產、基礎設施和信貸資產等領域的總額已超過10兆美元。二級市場也逐漸成為有限責任合夥人(LP)和普通合夥人(GP)尋求投資流動性或資本解決方案時更為重要的資金管道。

高盛資產管理亞太區另類資本市場與策略主管Stuart Wrigley表示:「為使投資組合順應高利率環境和長期增長趨勢加速的新現實,LP可削減投資組合股權,將市場認知度高的資產池出售給潛在買家。同樣,二級市場讓GP能夠為投資人提供流動性,延長對既有基金中優質資產的持有期。需要流動性,又尋求長期投資組合或資產配置的LP和GP也在考慮優先股等結構性二級市場融資方案。」

同時,由於公開市場提供差異化投資機遇,促進資本的高效布局,並為投資人提供流動性以應對市場變化,私募投資激增並沒有減少投資人對公開市場的需求。權衡不在於兩者互較高下,而是要在兩者之間適當平衡。

高盛資產管理亞太區私募和成長型股權投資業務主管、亞太區私募投資主管許明茵認為:「或許正因為各種不確定性,私募市場前景正在改善。投資人應繼續關注經濟衰退風險、政治和軍事衝突、通脹和利率上升等宏觀及地緣政治環境因素。」

此外,由於基準利率提高、息差吸引及資本持續流入,2024年私人信貸資產應將繼續保持競爭力。LP增加對私人信貸的分配,推動相關資產規模擴大,也增強為更大型交易融資的能力。

在房地產領域,市場錯位造成房地產價格與潛在長期價值之間的不匹配,與此同時技術、人口和永續發展方面也出現新趨勢。 「錯位正在短期內影響市場價值,但我們相信,能夠在技術創新、人口結構變化和永續發展驅動的領域獲取和運營資產的投資人將會受益。」

投資組合構建:改變思路、保持主動、多樣化布局、管理風險─當下正值市場周期後期,採取綜合性方法構建投資組合將受益於公開和私募市場在結構和特徵上的差異。

全球增長開始分化。投資人應關注觸發風險再評估的潛在因素,包括美聯儲釋放首次降息信號等。這可能在經濟活動、勞動力市場或通脹轉趨疲弱時發生。任何指向全球經濟負增長的指標均可能引發市場大範圍的收緊。對市場情緒的過度反應以及2024年年中美聯儲政策轉向寬鬆或是重新布局長期風險配置的信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外資買超台股逾百億 買超榜首竟是他
下一篇
季賺逾半股本悍將出列 大立光、聯發科、鈊象暫居每股獲利前三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