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貨櫃三雄拚填息 變數多

提要

下周長榮率先除息 萬海、陽明接續上場 市場盯7月運價能否調漲

國內貨櫃輪業者證實,美西港口勞資合約談判已經完成。圖為高雄港貨櫃碼頭。(本報系資料庫)
國內貨櫃輪業者證實,美西港口勞資合約談判已經完成。圖為高雄港貨櫃碼頭。(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795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國內貨櫃輪業者證實,美西港口勞資合約談判已經完成,之前不定期會出現的怠工事件將落幕;干擾市場運價不安因素消失,未來運價將會反應市場供需,隨著運價連三跌後,市場高度關注7月GRI(基本運費)能否調漲成功,不僅牽動貨櫃三雄今年旺季表現,更攸關下周登場的除息行情能否順利。

貨櫃三雄除息秀下周登場,由長榮(2603)打頭陣在6月30日登場,萬海7月3日接棒、陽明則在7月4日除息。法人表示,第3季是貨櫃輪的傳統旺季,若6月底、7月初市場貨量不能增加,運價沒有出現反彈,市場上失望賣壓恐出籠,將不利於貨櫃三雄除息表現。

原本全球貨櫃輪市場潛藏著美西碼頭工人勞資協商極不安因素,資方代表太平洋海事協會(PMA)跟勞方代表國際碼頭與倉庫工人工會(ILWU)一直在協商當中,近日國內的海運業界已經證實,雙方針對未來五年的薪資調幅達成共識,勞資協商完成談判,原本市場高度關注怠工危機也跟著解除。

另外,趕在端午節前,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提前在6月21日出爐。本周市場交投因為放假在即,觀望氣氛濃厚,SCFI運價指數連三跌,雖然大陸出口到歐美貨運量還是不夠旺,不過,遠東到美西及遠東到美東運價跌幅都較前一周收斂。

航運業界普遍認為,不必對於市場前景過度悲觀,多家海運業者正在研擬7月旺季要開始加GRI費用;由於市場傳出國際海事組織(IMO)將於7月討論是否設定更嚴格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及減碳等議題,全球的船舶供給面仍受日趨嚴格的國際環保法規影響,要符合新環保法規,舊船必須採取降低船舶航速、或加速汰舊換新,才能符合相關法規,都將進一步影響市場供需。

全球貨櫃輪市況不佳,海運業者持續減班及減少運能,降低運能下滑衝擊。國內三大貨櫃輪長榮、陽明及萬海同步認為,貨櫃輪運價崩跌經過近十個月的調整後,已貼近成本區,實在跌無可跌,隨全球庫存消化已近尾聲,端午節過後大陸地區出口貨量有望回溫,屆時市場運價會逐漸回穩。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睽違27周三大法人聯手買超 台股2萬大關失而復得
下一篇
超額配息金雞小股東按讚 陽明、中工等共享經營成果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