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航運價飆漲出現放緩跡象 現貨費率未來3個月看跌30%以上

本文共722字

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雖然大多數貨櫃輪選擇繞道好望角而避行紅海,但專家表示,先前運費飆漲的情況顯示放緩跡象。

日經報導,英國知名海運研究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常務董事Philip Damas說:「相信最糟狀況已經過去,現在進入第二階段,出口商管理統籌變得較容易,現貨費率在早期階段過後將大幅下降。」

德魯里編製的世界貨櫃運價指數在2月8日連續第二周下跌,40呎貨櫃的運費降至3,786美元,比前一周下跌1%。隔天,上海貨櫃運價指數下跌2.3%至2,166點。在1月25日,德魯里世界貨櫃運價指數飆至3,964美元,幾乎是兩個月前的三倍高。

Damas認為,現貨運費上漲是供需失衡造成的,原因是繞道造成兩周的延誤,以及中國大陸工廠趕在農曆新年前出貨,使得貨櫃輪出現暫性短缺。

日本拓殖大學海運經濟學教授Takuma Matsuda表示,「短缺現象有所緩解,亞洲到歐洲的運費可能已經觸頂」。

Damas和Matsuda都認為,近期貨櫃輪的運力充足。去年有大約350艘新貨櫃輪交付市場,今年預計將新增400艘,創歷史新高。許多訂單是在疫情期間下的,而造船需時一年半以上。

儘管全球第二大貨櫃航運業者丹麥馬士基集團(A.P. Moller-Maersk)北美區總裁Charles van Steene指紅海航線不會很快發生任何變化,已經「建議客戶,較長的運輸航線可能持續到第2季或甚至第3季」,但Damas指出,繞道本身的額外成本並不高,「遠低於現貨費率的200%漲幅」,他估計現貨運費未來三個月內至少下跌30%。

馬士基執行長Vincent Clerc上周四也曾對投資人說,紅海危機雖然造成直接的運力限制和暫時的運價上漲,但「運力供過於求最終將導致價格壓力,並影響我們的業績」。

紅海危機引發的航運價格飆漲情況有所放緩。路透
紅海危機引發的航運價格飆漲情況有所放緩。路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哥大紐約市大約300抗議者被捕 警方部署重兵
下一篇
路透:特斯拉不再積極開發下一代「一體化壓鑄」工法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